马哈迪钓鱼,愿者上钩!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医生去年12月12日推荐新的回忆录《抓住希望:为新马来西亚继续奋斗》,因为发表“筷子论”掀起马来西亚华社的巨大反弹。

马来西亚发行量最广的华文日报《星洲日报》在马哈迪言论出街隔天,头版头条刊登《马哈迪,您错了!——致前首相的一封信》回应。这其实大可不必!

纵观东南亚各国华人的命运——包括占全国人口比例超过70%的新加坡华人,马哈迪的言论从一方面显现他欲求马来西亚华人被同化失败的碎碎念,也是他从政超过半个世纪的最大“败绩”之一,另一方面则是对马来西亚华人多年来“和而不同”的正面评价。

马哈迪当时除了提到华人用筷子,也提到华人讲华语难融入马来西亚社会。

但是,对“马来西亚社会”是什么意思,马哈迪没说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也不去稍微追究,很有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的精神,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说对马哈迪的言论误会,但对马哈迪而言达到了其挑衅华人及自我宣传的目的。

马哈迪当时除了提到华人用筷子,也提到华人讲华语难融入马来西亚社会,这番言论后来引起华社发弹。(图:马哈迪面子书)

他在事后好几个星期,云淡风轻地“澄清”说“纯粹是要凸显出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无贬低华裔或其他意图”,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他说,即使使用其他例子来表达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同样会引发激进分子的攻击—意思是,不用筷子为例子,我可以用其他例子,例如他所举的舞狮。

你可能也喜欢

谁是马哈迪眼中的“激进分子”?华人是聪明世故的民族,即使被马哈迪反打一巴,也不好“对号入座”,承认自己搞不清楚他要凸显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文化差异。

马哈迪的“语言陷阱”

话说回头,筷子作为餐具及一种文化,已经是世界遗产,以筷子来“凸显”华人与马来人文化差异,非常牵强。马来西亚的三大民族之一的印裔(以淡米尔族群为主),也有用手指抓饭抓菜肴的习惯,但是还是保持非常强的族群特色。

究其实,不管是印度、华人还是马来人,都是多元的“马来西亚社会”的组成部分–而且时间可以远朔至数百年前,“难融入”要从何说起?或许,马来西亚华人一般上比较聪明,联想力比较强,不从字义上求解,而把马哈迪所谓的“马来西亚社会”与“马来人社会”等同来看而跌入马哈迪的“语言陷阱”。

但是,与其他多元种族社会非常不一样的,马来西亚还是个族群社会——马来人族群为马来西亚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其他族群的特征非常明显,而且在正经文教都有显著的存在。

因此,马哈迪声称在许多多元种族国家,外来移民成为当地人民后,皆会融入当地的文化甚至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文化,基本上没有错,但不是通例。

马哈迪声称在许多多元种族国家,外来移民成为当地人民后,皆会融 入当地的文化甚至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文化。(图:马哈迪面子书)

远的不说,好像泰国、印尼及菲律宾一般上被视为“同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华人的文化特征并没有完全消失,例如祖宗崇拜及与其相关的礼仪风俗,甚至丰富了当地主导文化,因此说不上“融入”当地社会。

马哈迪清楚知道但多年来多似乎无法接受马来西亚是个特例的事实,而把华人及印度人与其他族群的“和而不同”——包括保存捍卫本身的饮食习惯、宗教信仰、风俗、语言等等,视为导致马来西亚国民不团结的主要因素。

可是,从独立的马来亚到后来在1963成立的马来西亚,一路走来,被视为“分裂因素”的种族多元社会的确让人哀其不幸,但是它却避开了许多种族(甚至是语言文化宗教)多元国家发生的严重内部冲突甚至是国家分裂。

这是个需要解释的有趣且意义深远的现象。但是,马哈迪自1960年代以来,根据个人的政治议程需要而不是事实,把它当作是个挑起种族不信任的工具,更加不幸的应该是马来西亚华人在超过半个世纪,历经数代人,没有从中汲取教训,可谓“马哈迪钓鱼,愿者上钩”呀!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新闻:

章龙炎

章龙炎是大马新闻资讯学院(AKIT)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马来西亚政治、政治文化、海外华人和政治传播等。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
加入会员以获取更多资讯以及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