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方之心”度中国之腹

翻看西东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到沙特阿拉伯进行3天的国事访问,也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

今年7月,美国总统拜登出访沙特,但因为拜登之前就沙特记者卡舒吉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沙特领事馆中被杀抨击沙特而在受访时备受冷待,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美国—沙特关系特别敏感的时候举行,习近平在出访沙特时碰巧赶上峰会,难免让人担心中国是要“刺激美国”。

稍微了解沙特与中国关系的人都知道,两国的经济关系十分密切,多年来都一直增长。中国目前是沙特阿拉伯的最大贸易伙伴。根据报道,因为新冠防疫措施等各种原因,习近平的沙特行程曾被多次取消。

此外,除了在沙特阿拉伯,中国公司也在其他中东国家投资,也获得在包括阿曼、埃及、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国家建设基础设施的合同。这些基础建设包括港口和自由贸易区。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已发展到包括数字技术、可再生能源、旅游和航空。

根据报道,习近平抵达沙特当天,两国企业签署了34项投资协议,涉及绿色能源、信息技术、云服务、交通和建筑等领域。

海湾国家现金充裕,稳定的政治环境让中国可更稳健地来开展业务。对沙特阿拉伯及其邻国来说,对华贸易也是为了使经济更多样化、减少仰赖石油。阿拉伯国家知道,再生能源是未来趋势,正斥资巨额资金未雨绸缪。

中国与中东国家优先考虑经济和贸易,符合习近平在2013年9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思想之一的“合作共赢”。

即便如此,从习近平访沙特,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被一些人视为“刺激美国”,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一带一路”常被视为中国所采取的全球基础设施发展策略,通过经济贸易,而不是军事扩大影响力,以期能够更有效地通过与更多国家建立良好关系,保护其在海外的利益—而这主要是中国的经济和贸易利益。

不过,美国领导的西方国家,因为受到美国历史学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1840年-1914年)地缘政治论述的影响,“以西方之心,度中国之腹”。

马汉认同美国的帝国主义,他在100多年前就说,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的防御范围不能只局限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洋,而是要辐射到欧亚大陆。要做到这一点,美国需要与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和德国合作;在亚洲,与日本合作。

他认为,因为中东是重要的“陆桥”连接沟通非洲、欧洲和亚洲,再加上对海上通行重要的地中海、黑海、波斯湾和苏伊士运河等,确保中东不落入对手(当时他担心的是俄罗斯)的手中,是维护美国(也就是西方)国家利益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美国就需建设强大的海军力量,在世界各地假设包括军事基地的据点,以维护其利益。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横跨地中海东部南部到波斯湾沿岸的部分地区被称为中东。因为其地理位置,在石油于1930年代开始大量发现之前,中东就是个国际政治“热点”,是兵家必争之地。

“一带一路”倡议,以经济、贸易和科技牵头,搞基础建设,在军事扩充方面是微不足道,但是因为受到马汉帝国侵略思维的影响,西方的主流思想仍然认为中国会跟随美国100多年前开始迈开的步伐,因此把“一带一路”诠释为“新殖民主义”。

习近平选择在美沙关系处于低谷的时候访沙特,让美国感觉到“被刺激”也不足为奇了!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章龙炎

章龙炎是大马新闻资讯学院(AKIT)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马来西亚政治、政治文化、海外华人和政治传播等。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