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马】料为贸易以外的潜在发展铺路

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持续不断,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时隔12年后,于星期二(4月15日)抵达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此次习近平访马,预期会为贸易以外的潜在发展铺路,数个关键领域将因此受惠。
这些关键领域包括隆新高铁项目、马中关丹产业园、森林城市、半导体、数据中心、原棕油、建筑、产业与旅游相关企业如航空和科技带来正面消息。
银河国际证券分析员表示,拟议重启的隆新高铁项目,预计将采用“设计-融资-建设-营运-移交(DFBOT)”模式,可能会吸引中国企业参与,有望填补资金缺口。
“其次,可能会宣布对马中关丹产业园和柔佛森林城市发展的新投资。中国企业或在大马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和数据中心领域进行合作与投资。”
该分析员认为,中国有可能承诺增加对马来西亚棕油的采购,2024年,中国是马来西亚棕油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占出口总量的8%。
而MIDF研究分析员则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疲软,加上关税紧张加剧,习近平到访不太可能对棕油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时机恰当 访问助力经贸关系
习近平此次出访的时机十分关键,尤其是在4月初美国大规模关税措施重创东盟各国的背景下。
“尽管马来西亚一贯秉持中立立场,但我们相信,美国关税攻势(虽然暂缓90天),仍将迫使马来西亚及整个东盟加速推进贸易多元化战略。”
银河国际证券分析员指出,这可能包括强化东盟内部的经济联系,尤其在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当下,以及重新激活如“东盟+3” (即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合作倡议。
“2024年,东盟+3占马来西亚贸易总额与出口额的比例分别为52.5%与50.6%。”
中国自2009年以来开始取代美国,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和出口国,仅有2024年例外,2024年美国以13.2%的出口比率,超越中国的12.4%。
中国有空间 推出振兴经济政策
银河国际证券分析员也说,中国正借此机会拉近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并将自己定位为全球秩序瓦解中的稳定力量。同时,为了强化这一战略,中国与亚洲国家和欧盟进行数个高层级别会晤。
不仅如此,尽管面对美国高企的关税压力,但中国已展现出鉴定的决心来扶持国内经济,并相信中国仍有庞大的空间进一步推出振兴经济政策,额外的财政激励规模可能达到1.5兆至2兆人民币。
中马两国旅游关系加强
MIDF研究分析员表示,多个行业受益于马中关系加强,因此维持建筑、产业、产托和公用事业的正面前景。尽管科技业也将从更紧密的双边关系获益,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子设备市场,但分析员维持该行业的“中和”投资评级。
该机构还对交通运输业保持中和态度,称在习近平到访后,受两国旅游关系加强及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影响有限等因素推动,该行业可能会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