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首轮交锋 中国更为谨慎克制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小
中
大
随着美国对中国加征10%关税的措施正式生效,中国紧随其后宣布反击,中美贸易战的第一回合交锋,可见中国对美国的态度更为谨慎克制。
2月4日,中国宣布从2月10日起对约80种来自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启动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收紧对关键矿物出口管制,以及将两家美国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从中国反击的速度和涉及范围来看,中国已经从与特朗普的第一次贸易战中吸取了教训。回望当年北京的报复性关税与美国相等或至少接近。而这次习近平只是对价值140亿美元(约630亿令吉)商品加征关税,涉及面远不如特朗普,但采取的其他措施表明中国有能力在必要时给美国企业带来痛苦。
进口来源多元化
这一转变既反映出习近平在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后,成功实现了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也折射出中国所处的不确定经济形势。
在戳破房地产泡沫的同时,中国方面依靠制造业和出口来保持经济增长,而且还要应对日益加剧的通缩压力。
麦格理集团中国经济研究主管胡伟俊表示,中国之所以表现的比较克制,是因为中国与美国之间巨大的贸易失衡,如果硬碰硬,中国损失更大。
“全面关税战不符合中国利益,中国可能主要通过国内刺激措施,来缓和关税的冲击。”
中国领导人的谨慎回应,避免了市场动荡。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星期二上涨3.5%,离岸人民币收复稍早跌幅后基本持平。
现在的问题是,中美元首能否在2月10日中国报复性关税生效前迅速达成协议。特朗普星期一表示,他将寻求与中国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