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费者信心剧降 通膨与失业忧虑升温

美国密西根大学3月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通膨预期与失业忧虑同步升高,反映出市场对于经济前景的悲观看法。报告数据显示,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57.9,连续3个月下滑,为2022年11月以来最低,远低于经济学者原本预测的63.1以及2月的64.7。
此外,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膨率的预期急升至4.9%,创2022年11月以来新高,而长期通膨预期也从3.5%升至3.9%,为1993年以来最高水平。同时,失业忧虑也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显示劳动市场前景不确定性加剧。
股市动荡与政府政策影响经济信心
牛津经济学公司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史维特指出,近期股市利空频传,加上联邦政府裁员,对市场信心构成压力。他表示:“经济的不确定性正在影响消费者与企业的决策。”
另一方面,美联储(Fed)近期政策备受关注。尽管市场预期Fed将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中维持利率不变,主席鲍威尔则淡化市场对经济成长的忧虑,认为Fed“无须急于”降息。然而,投资机构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愈发担忧,认为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企业决策并减缓经济增长。
关税政策导致消费行为提前
2月就业报告表现疲弱,使市场对于经济成长放缓的担忧升温。通常情况下,这类情势可能促使Fed降息,但由于决策官员担心关税将进一步推高通膨预期,因此可能不愿放松货币政策。
许多受访消费者表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导致他们难以进行长期财务规划。调查主管指出:“经济政策不断变动,使消费者无法确定未来趋势,进而影响消费信心。”
已有迹象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通膨忧虑已影响消费行为。许多消费者为了避免潜在的关税冲击,选择提前购买汽车、家电等耐久的必需品。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去年11月至今年1月耐久性消费财支出激增逾4%,增幅是特朗普胜选前3个月的两倍多。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部门首席经济学家杜洛凡指出,民主党支持者尤其担心关税导致物价上涨,因此选择提前消费。他警告,这种行为可能压制未来需求,导致今年整体消费支出“大幅减少”。
随着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降,以及通膨与失业忧虑加剧,美国经济未来走向仍充满变数,投资者与决策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调整政策应对可能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