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商说资】近半年节节败退 大马油气股的两大难关
谈商说资

年初至今,以大马油气股为主的马交所能源指数,可谓跌宕起伏。今年上半年,该指数曾备受追捧而高歌猛进,先是在2月底突破900点,到了5月底,则突破1000点大关,且在6月13日,以1012.24点之姿,站上近两年最高点。
下半年欲振乏力
然而迈入下半年后,剧情却有所变化,能源指数很快就遇上卖压而急转直下,先是在9月中失守850点,尔后同样止不住跌势。截至12月18日,能源指数已在近半年内挫跌15%。
和能源指数同为难兄难弟的油气业大企,包括Petron大马(PETRONM,3042,主板能源股)、戴乐集团(DIALOG,7277,主板能源股)、柏达纳(PERDANA,7108,主板能源股),近半年内股价蒸发11%至36%间。

为何能源指数如此暮气沉沉?
众投资者争相离场的原因,离不开国家石油(Petronas)与砂拉越石油(Petros)之间博弈日渐白热化。
上述两公司争夺的,是砂拉越油气资产。回首历史,1963年签署《马来西亚协定》时,砂拉越曾被赋权管理邦内的天然资源,惟10年之后,这项权利却逐步落入联邦政府手中。
1974年,联邦政府通过《石油发展法令》,将全马的油气资产管理权,集中在国家石油的手上,砂拉越与沙巴也无法幸免。作为交换,砂拉越仅获得5%的石油税分成。
到了2012年,联邦政府再度重拳出击,透过《领海法令》将砂拉越领海权限缩减至三海里,这等同于进一步限缩砂拉越的油气控制权,此举让砂拉越怨声载道。

东马欲重夺油气控制权
然而到了2017年,砂拉越开始出手反击,透过建立Petros来逐步索回邦内石油控制权。与此同时,联邦政府为了寻求砂拉越在政治上的支持,也开始放软姿态,让出更多权力。
在2020年,国家石油已同意向砂拉越支付销售税(SST),且让Petros在邦内油气业享有更多参与机会;今年11月,砂拉越总理阿邦佐哈里更是直言,有望拿下邦内所有天然气控制权。
如今,国家石油与Petros仍在协商中,尚未公布详细资讯,但股市却已开始闻风而动。投资者无不担忧三大问题。第一,一旦砂拉越油气资产控制权易主,国家石油此前颁发的合约会否因此重新洗牌,让先前备受重用的油气探勘与船舶公司沦为输家?
第二,失去这项控制权后,国家石油的财务与盈利能力会否受损,进而缩减资本开销(Capex)与合约颁发量?兴业投行研究直言,Petros重掌邦内天然气大权后,国家石油的收入难免受到侵蚀,但程度仍不明朗。
大马投行研究也看法一致,指国家石油的收入与盈利受冲击后,可能会削减其五年国内资本开销计划。
第三,Petros成功后,会否掀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兴业投行研究担忧,由沙巴政府控制的SMJ能源,恐会跟随Petros脚步,逐步夺回境内油气资产的主导权,进一步蚕食国家石油的业务版图。

中国消费疲软
除了油气资产争夺战,市场需求疲软,亦是能源指数承压的重要原因。
纵观各国石油消费量,中国以13%消费份额之姿排名全场第二,仅次于20%的美国。然而,在各种内外部因素夹击下,中国经济正陷入混沌,继而影响石油消费量。
据大众投行研究的观察,碍于燃料需求疲软,中国的原油进口额已连续下滑六个月。而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电动车使用率节节攀升,该国对于石油的需求恐会应声减少。
美国能源信息署已将今年中国石油消费增长预测,从原先的每日40万桶,大幅下调至10万桶;考量到建筑活动放缓、制造业疲弱,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今年11月的预测中,也将中国石油需求增幅预测,下调近41%。
国际能源署(IEA)的资料更是显示,中国的新车销售中,电动车已占据一半,预计到了2030年,这一幕会在全球新车销售市场中上演,届时每日全球石油需求将减少约600万桶。
各大马券商,同样悲观看待明年石油需求和价格走势。大马投行研究指出,碍于经济增长可能遇阻,中美两国的石油需求增长颇为有限,“2025年估计会是较为疲软的一年。”
兴业投行研究也将2025、202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测,从原先的每桶80美元,下调至75美元。“各国经济与需求疲软、全球扩大使用清洁能源、非OPEC国家持续供应,皆会拖累石油价格。”

美国可能扩产石油
美国扩大石油产量,无疑会让疲软的石油价格雪上加霜。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已放话,要推动美国油企卯足全力生产石油,让能源价格再降一半。重回白宫后,特朗普可能会三管齐下,即加快审批钻探许可证、为油气探勘减税、重新颁发液化天然气(LNG)出口许可证。
上述措施,无一不会增加美国乃至全球油气供应,让价格进一步承压。美国能源信息署也预测,若实现这些政策,到了明年12月,美国每日石油产量将从现时的1350万桶,增至1370万桶。
如今,美国已是全球第一大产油国,其一举一动都足以牵动油价以及能源指数走势。正因如此,各投资者无不紧盯特朗普的下一步棋。
左方是国家石油版图受损,右方是需求疲软拖累油价,大马油气股或能源指数有否机会拨云见日?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