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光环褪色 中国欧市均让出领先

根据瑞银集团(UBS)最新发布的一项涵盖全球10,500名受访者的调查,特斯拉(Tesla)在全球电动车(Electric Vehicle,EV)市场中的“首选品牌”地位持续下滑。2024年,仅18%的全球消费者将特斯拉视为首选品牌,较2023年的22%明显下跌,其中在中国大陆的跌幅最为显著,从2023年的18%进一步下滑至14%,相比2020年特斯拉在中国刚开始本地生产Model 3时创下的30%高峰,几乎砍半。
《南华早报》报道,该调查指出,特斯拉在主要市场——中国、美国与欧洲的品牌吸引力均呈下降趋势:在美国,认可度由2023年的38%降至29%;在欧洲则从20%下滑至15%。UBS分析称,在中国,特斯拉不再被视为技术领先者,竞争异常激烈;在欧洲,其品牌受损或与CEO马斯克(Elon Musk)的政治立场有关。
中国地位遭比亚迪小米冲击
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地位正被本土品牌迅速蚕食。作为全球最大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BYD)不仅在销量和技术上压制特斯拉,甚至连智能手机品牌小米(Xiaomi)也凭借其电动车SU7崭露头角,成为消费者关注的新星。
比亚迪在海外也取得重要突破。根据市场研究机构Jato Dynamics的数据,今年4月,比亚迪在欧洲市场首次超越特斯拉,纯电动车销量达到7,231辆,同比增长169%;同期特斯拉销量为7,165辆,同比下降49%。这在欧洲征收17%额外关税的不利背景下,尤显突出。
尽管特斯拉自2020年在上海建厂以来,曾在中国高端电动车市场占据领导地位,2024年销量仍达到65.7万辆,占中国市场份额6%,但本土品牌凭借更智能、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迅速追赶。例如,小鹏(Xpeng)推出的Mona M03起售价仅为11.98万元人民币,配备与Model 3相似的智能配置,价格却仅为其一半。
根据CnEVPost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国的交付量环比骤降31.6%,至134,607辆,反映出市场热度明显下滑。
小米近期发布的新款电动SUV——YU7,也被视为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市场搅局者”。该车型搭载初级自动驾驶系统、超大多媒体屏幕及高性能电池,在尚未公布售价的情况下,已引起高度关注。
独立汽车分析师高深表示:“中国车企正以更低成本推出比Model 3和Model Y更智能的车型,消费者的兴趣正快速从特斯拉转向本土品牌。”
瑞银在报告中指出,特斯拉在全球多个主要市场正面临声誉下滑与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对该公司股票保持“审慎”态度。随着中国电动车产业加速崛起,特斯拉在全球电动车版图中的优势正逐步被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