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杀的根源

河情河理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我跟你说,你有什么事记得一定要跟我说,知道吗?”在咖啡厅等朋友时,隔壁桌突然传来一把高亢声,我不自觉转头望过去。

一对寻常可见的母子,只是氛围似乎不太好。妈妈拿着手机语气严肃,不断唠叨,儿子则不断无奈点头附和,暂时看不出来发生什么事。

过了一分钟,终于了解大概经过。

原来妈妈在刷手机时,看到新闻报导有学生疑似面对课业压力,最终在没告知家人朋友的情况下,选择跳楼自杀。为了担心自己的孩子步上后尘,因此才赶紧认真叮嘱,以免憾事发生。

只是,听完母子的对话后,我只能摇头。

“你在学校还好吗?是不是压力很大?”妈妈继续急切问着。

你可能也喜欢

“还OK。”男生故意把尾音拉长,母亲的莫名其妙让他显得不耐烦。

“还OK是什么意思?你跟我说清楚,功课赶不赶得上?老师有没有为难你?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妈妈持续紧盯着他,像是在搜寻他脸上任何不安的痕迹。

男生叹气皱眉。 “妈,我真的很OK。你不要再讲了。”

妈妈突然抓住男生的手,激动地说。 “我跟你讲,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一定要跟我说,知道吗?千万不要做傻事!”

大庭广众戏剧化的行为,害男生忍不住回嘴。 “妈,你不要一直把这些东西压在我身上好不好?我才刚放学,已经够累了!”

“我哪里有压你?我只是关心你。我很怕你像新闻里的那些学生一样想不开。我心里很怕你知道吗?所以我要让你知道,有什么事都要告诉我,我们可以一起解决。”

妈妈说完这句话后,孩子翻了翻白眼就不回答。餐桌气氛像是冻结,母子俩都没有再说话。

过度关心适得其反

最近看到一些中学生自杀的新闻,让我不禁想起这件事。有些新闻的父母不理解小孩为何选择走上这条路,有者甚至以为是学校压力太重,才导致孩子一时想不开,孰不知有时接不住孩子的,正好是自以为是的关心。

就像上述场景,母亲因担心而无意识地用命令或恳求语气来表达,不自觉将焦虑及不安全感都投射到孩子身上,就算不是当事人,作为旁观者,也能明显感受到孩子被审视或控制,让他们精神负担加重,而非被理解。

父母有时无法拿捏与孩子沟通技巧,或者过度关心,都会造成反效果。(示意图:Canva)

就算出于关心,但不少家长表达能力不好,发言时机与场合也不恰当,孩子感受到教训意味大于关心外,也让他们的内心得不到信任和支持。我甚至看到一些家长在表达关心时,都倾向急忙提供建议或解决方案,忽略孩子需要的是安静倾听和情感共鸣。

当需求被忽略,感受被轻视,亲子关系自然会产生疏离感。当学校的课业与人际压力无法掌控,回家又要面对不舒服的“过度关心”,在家的尊重与安全感荡然无存的话,代沟无法弥合,憾事自然会发生。

关心不应该是负担,而是安全感的来源。只是,亲子间的理解与支持究竟是一厢情愿,还是双方都有默契共感?关系如何才算健康?与其说是亲子课题,不如说这也是回归尊重每个个体人性该思考的事。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郭朝河

跨界媒体人、各类活动主持人、专栏作家、电台兼职DJ,拥有时评、影评、乐评、旅游、杂文与人类图等多个专栏。曾出版《在生活,藏一座雪山》。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