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玩笑谁买单?

河清河理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你们播我的歌多少次了?用我的影片拿来报新闻多少次了?有问过我一句吗?有跟我申请过吗?你们的工作就是一天24小时用别人的肖像来报告新闻。全部拿去卖广告,赚钱… 有问过别人吗?有分钱给别人吗?”

愚人节当天,黄明志利用八度空间电视台两名主播的肖像,捏造新闻报导自己去世的消息。事件引发争议后,八度空间表示将采取法律行动,而黄明志则反驳,认为电视台平时可以报导他的新闻,他只是以相同方式回应。

看似做法公平,解释有理,实则有些微妙盲点,混淆视听。

毕竟,他所高喊不公平的基础,就忽略最大的关键点。

媒体报导新闻,是基于“事件本身已发生”,并确保资讯符合公众利益下,才将资讯传递。而黄明志的行为则是为了流量而“故意制造假新闻”,两者在本质上截然不同。

何谓符合公众利益?

你可能也喜欢
愚人节当天,黄明志利用八度空间电视台两名主播的肖像,捏造新闻报导自己去世的消息。(图:互联网)

媒体的核心职责之一,是对政府、企业及权力机构进行监督,并关注公共政策变更、健康安全、环境危机与社会事件等,确保公众能获取重要资讯。若新闻涉及公众人物,一般会根据新闻价值来判断报导的正当性。这类报导通常涉及公众利益,例如揭露艺人代言产品的安全性问题,或公众人物的言行是否影响社会。

然而,黄明志使用主播的肖像并非基于报导,而是恶搞与娱乐,这不仅侵犯主播个人的肖像权,也与媒体使用其图片来报导时事新闻是两回事。

即使是针对公众人物的负面报导,媒体的责任仍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即便内容带有批评,也不能凭空捏造。而黄明志的行为,则是利用新闻格式制造假消息,让人误以为是真新闻,这与报导本质完全不同。

新闻报导的目的在于提供真实资讯,让公众得以判断事件的影响。相对地,黄明志的行为则是恶搞,且带有误导性。如果部分民众信以为真,进而产生无法预测的后续影响,届时谁应负责?

当然,若黄明志能证明八度空间曾对他进行不实报导,或存在人身攻击,我鼓励他应依法提告,以维护自身权益与名声。

八度空间华语新闻事后对黄明志的行为发布文告,指该司将对此保留法律追溯权。(图:互联网)

但还是那句话——负面报导与不实报导是两回事。

以特朗普为例,他时常指责媒体对他不公,但若媒体报导的是他亲口说过的话,即便内容对他不利,也不能指控媒体造假,因为那是他言行的后果。

“那愚人节能否开玩笑?”有人好奇。

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不应涉及企业或政府机构。即使要牵涉这些单位,也应先知会并取得同意。如此一来,这类“假新闻玩笑”才可能达到真正的幽默效果,而非引发法律与道德争议。

还是那句话,就要要捍卫言论自由,范围应该建立在诚信与事实基础上,并不意味著可以任意制造假新闻或侵犯他人权益。黄明志的行为,无论从法律、伦理还是媒体专业角度来看,都无法与八度空间的正常新闻报导相提并论,因此他的“公平”论点并不能成立。

这也提醒我们,社交媒体与数位技术虽让资讯传播变得更自由,但也需要更高的媒体素养和责任感。若“玩笑”与“假新闻”的界线变得模糊,那当社会充满误导与混乱时,又该怪谁呢?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郭朝河

跨界媒体人、各类活动主持人、专栏作家、电台兼职DJ,拥有时评、影评、乐评、旅游、杂文与人类图等多个专栏。曾出版《在生活,藏一座雪山》。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