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美国没学韩国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今年5月,特朗普(Donald Trump)成为首个被法庭定罪的前总统。大家都知道,他在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强势回归,现在是候任的美国总统。

亨特拜登(Hunter Biden)因为非法特枪与逃税有关指控而被定罪,成为首个被法庭定罪的在任总统的儿子。任期还剩下数周的老拜登,在12月3日全面特赦了儿子。

这似乎是对美国民主与法治的嘲讽。但我觉得更加重要的是美国政治务实与妥协的特色。人民可以接受带罪的总统候选人,而对拜登特赦儿子,其政敌及批评者开始会热议,但不会“赶尽杀绝”是可预料的事。

其实,特朗普被法庭定罪倒是让我联想到美国会不会步入其东亚的盟友韩国的后尘:总统(不过是现任还是前任)正在坐牢或者即将坐牢。

韩国“青瓦台诅咒”

韩国有所谓的“青瓦台诅咒”。自首任总统李承晚以后,绝大多数总统因为被指控涉及贪污、舞弊、图利家人等等,不是被推翻,就是被刺杀、被判入狱等,未能善终,有的更祸及最亲近的人。

韩国有所谓的“青瓦台诅咒”。自首任总统李承晚以后,绝大多数总统因为被指控涉及贪污或舞弊,不是被推翻,就是被刺杀等。(图:互联网)

迄今为止13为总统,有9位都在任内被杀、卸任后自杀或是因贪污、弹劾入狱。另3位的子女因涉贪被控判刑。

朴正熙在总统任期内遇刺身亡;卢武铉在任时曾被弹劾,卸任后涉贪腐被查,最后自杀身亡。李承晚、尹潽善及崔圭夏在任期内因为政变或者民运压力下台。全斗焕、朴槿惠、李明博与卢泰愚卸任后被告判刑。金泳三、金大中与文在寅子女们却涉贪被提控、判刑。

韩国现任总统尹锡悦现在面对政治危机,看来也难逃“青瓦台诅咒”。

美韩政治文化的对比

其实,使用“诅咒”这个字眼其实并不科学。韩国总统之所以不能有好下场,与该国的政治文化息息相关,并没有什么玄虚。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韩国政治文化缺乏美国政治文化的务实与妥协。

这具体表现在政治势力极端对抗,左右派绝不妥协,也就没有所谓的“中庸之道”。这样以来,不同的政治势力之间的对话与妥协就非常困难。

韩国有“反腐教父”金泳三,“亚洲曼德拉”金大中,就是“神化”的例子。(图:互联网)

美国人骨子里就认为“权力是恶”。持有影响民众的有权人士(从法官、立法议员到总统)都需要受到制衡。也就是说,他们对政治人物特别是总统的期望是比较务实的,主要目光是放在他们如何维护国家利益(也就是他们的利益),不会过于理想化甚至将总统“神化”。

韩国有“反腐教父”金泳三,“亚洲曼德拉”金大中,就是“神化”的例子。而韩国最近几任总统,上台后表现“权力是善”,以贪腐滥权之名对付前任总统及其子女是要树立本身是“善的化身”,而忽略了“剃人头者,人亦剃其头”的道理。

政治文化与制度的博弈

总统毕竟是国家兼政府元首,是选民选出来的,在任时需要作出数不清的决策,要是他们所犯的错误不触及基本原则,不至于严重地破坏体制,需要享有某些特权。至少在对他们行使总统权力的要有所妥协。事实证明,在韩国,不管前任或者在任总统在贪污滥权下被对付,对后来者都起不了威慑作用。

韩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民主化历程,但就总统本身及其亲朋戚友成为受对付的现象,与其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息息相关。有学者就指出,这集中表现在姻戚关系、同乡关系和同学关系三种关系上。

韩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民主化历程,但就总统本身及其亲朋戚友成为受对付的现象,与其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息息相关。(图:维基百科)

不过,这三种关系并不是韩国特有,反而是普遍的人际关系的体现,差别是有些社会有比较深的“公私分明”(也就是公德与私德分明)的文化底蕴制衡,相对来说就比较有利于法治与民主的发展与巩固。有了这个基础,总统亲属亲信就比较难以“权力不外人情”来滥用职权,贿赂等等,因为民众本身就是一股制衡力量。美国不是个完美的例子,但是值得研究学习却是许多人所知道的。

总之,韩国算是民主化较令人注目的亚洲国家,但是其总统几乎都没有好下场,说明了民主在不同的土地扎根,其果实有很大差别。公私不分的传统政治文化尾大不掉是其中一个主要“养分”。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章龙炎

章龙炎是大马新闻资讯学院(AKIT)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马来西亚政治、政治文化、海外华人和政治传播等。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