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协议新考验

翻看西东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美国与中国5月12日在关税战达致协议,暂时“停火”90天。与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暂停对除中国以外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新关税90天相比,最近的新闻更令人关注。

主要理由,当然是特朗普所掀开的关税战,主要对象是中国。两个大国愿意坐下来谈判达成协议,说明双方都清楚明白在这个相互依赖越来越强的世界,硬碰不是长远之计,协商才是。

根据美中联合声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自即日起降至30%,远低于4月时的145%,这项减税措施将持续至8月12日。在这段时期,中美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

这样一来,中国就占有“知己知彼”的优势,在选择有利于本国的关税率有更大的空间。(图:路透社)

声明也提到,‘’鉴于双方近期的讨论,相信持续的协商有助于解决双方在经贸领域关切的问题。

不过,因为美国在关税战采取对个别国家协商的策略,而不是通过诸如世界贸易组织等的国际组织或者区域组织。这是要避开美国经常挂在嘴边的“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对个别国家个别击破。

因此,这新的发展倒是对一些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多添一层忧虑。

你可能也喜欢

如果无临时变卦,中国得到的宽限期到8月12日,而在4月得到宽限期的国家与地区的‘’大限‘’是在7月8日。

强调临时变卦,是因为美国有‘’前科‘’。上个月2日,美国宣布对多个国家施加“对等关税”。可是,时隔一个星期却突然宣布给予90天的宽限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关税战不是贸易那么简单,临时变卦还涉及政治,也就是国际关系。

按原定时间表,东南亚国家得先与美国达成协议,也就得先亮出底牌。这样一来,中国就占有“知己知彼”的优势,在选择有利于本国的关税率有更大的空间。

不要忘记,东南亚国家之间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伙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竞争伙伴。

要是东南亚个别国家根据本身能力从谈判所得到的税率,比中国能接受的税率还高,中国在与美国谈判时要怎么办?

根据美中联合声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自即日起降至30%,远低于4月时的145%,这项减税措施将持续至8月12日。(图:路透社)

美国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在加征税率最高的10个对象国中,就有4个来自东南亚地区,依次是柬埔寨(49%)、老挝(48%)、越南(46%)和缅甸(45%)。泰国、印尼、汶莱、马来西亚与菲律宾分别为37%、32%,24%、24%和18%。

新加坡是个例外,仅被加征10%“最低基准关税”。即便如此,新加坡并不因为这样而掉以轻心,它并无法忽视此关税战对全球贸易体系的长远影响,尤其是新加坡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

总得来看,绝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相对来说比较依赖美国,需要根据个别的具体状况,做出妥协,以说服美国大幅降低其所定下的税率。与美国顺差越大的,需要做出更大的妥协。其中的妥协包括进口更多美国产品、修订不利美国商业及贸易的措施等等。

东南亚国家与中国除了在地缘上密切,贸易、商业等往来也密切。因此,美国的关税战,东南亚为重点区域,也含有剑指中国的意味。所以,中美最近的妥协,可以预见的也可被视为对中国如何处理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一大考验,考验中国如何在狭义的国家利益与广义的国家利益(也就是区域命运共同体)之间取得平衡。毕竟,进一步增强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绝不是美国的关税战要看到的结果。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新闻:

章龙炎

章龙炎是大马新闻资讯学院(AKIT)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马来西亚政治、政治文化、海外华人和政治传播等。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