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震撼” ?

翻看西东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大国之间的关系不是国际关系的全部,大国之间的互动也不全然是零和游戏。这不是什么难于理解的事。大国之间日常的温情脉脉交往、偶尔的剑拔弩张等等,是互相依赖、竞争中的合作、时友时敌及结构调整的反映。

就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而言,比较突出的看来是结构调整,要得到的目的是更公平的国际贸易,而不是更自由的贸易。这与他要求北约其它成员国分担更大责任、大砍对外援助试图迫使其它国家负担更大等的思维是一致的。

从这一点看,美国倒有点像国际关系里理论中的修正型国家(revisionist state),也就是不安于现状的国家。说是有点像,是因为它即使对现状不满,但又无意去改变国际关系的权力平衡(美国处于权力巅峰),而是有意愿去调整结构——国际的和国内的结构。

相反的,常被西方学者视为修正型国家,藏有成为世界霸主野心的中国则有点像是现状型国家(status quo state)。它似乎安于现有的国际秩序现状以及在国际贸易的地位。它对改变,如结构调整似乎非常抗拒。好好全球贸易体系,为什么要去弄个关税战搞到乱七八糟?

尽管如此,因为国际关系事实上存在相互依赖及竞争中的合作,在特朗普出手后,中国不能安于现状。它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不过,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存在维护形象与声望的考量。因此,在这场关税战,中国祭出“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表现是不屈服于美国的“霸权”。

美国是扮演修正者的角色,要通过谈判达到特定的目标,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恰好是“打”是手段,“谈”是目的。(图:路透社)

“打”是手段 “谈”是目的

但是,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恰好是“打”是手段,“谈”是目的。就此而言,中国商务部基于美方愿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星期五(5月2日)表示中方就此正在进行评估,是认为美方态度先放软,但中国还需要顾及面子。

因此,中方表示美国单方面发起贸易战、关税战,想谈就应拿出谈的诚意。中方认为,美方要做好准备并付诸行动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等问题。我想,美方的目的是要大家坐下来谈,不会觉得答应这些要求会损颜面——外人怎么看是另一回事。

从发起关税战到谈判的过程中,美国也许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意味着美国在关税战中不一定会赢、不一定要赢——如果美国的赢,代表其他方输的话。

更何况,美国是扮演修正者的角色,要通过谈判达到特定的目标,例如国际的及国内的结构调整。

不要忘记,美国扮演有点像修正型国家的角色,不是第一次。在1970年代初,尼克松总统也带领美国扮演了这角色。一是与中国交好。那时冷战时期,中国是美国最大对手苏联(后瓦解为现在的俄罗斯)同属共产主义阵营。此举震惊全球。二是正式取消了美元与黄金的挂钩。一夜之间,美元成为了自由浮动的货币,只能与世界其他货币的比价衡量,为美元成为世界最强的货币打下了基础。因为这样的决定是非常出乎预料的,因此有人称这些重大事件为“尼克松震撼”(Nixon shock)。

即使现在就断定特朗普所谓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还言之过早,但他向世界各国传达不能再安于现状,需要做出调整的重大信息之外,还付诸行动,震撼全球是个事实。

这一次,或许可说是“特朗普震撼”吧!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章龙炎

章龙炎是大马新闻资讯学院(AKIT)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马来西亚政治、政治文化、海外华人和政治传播等。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