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不如因势利导

翻看西东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网络社交媒体是人类进化史的一大重大科技发明。我用“网络”这个字眼,是要说明在人类社会史,社交媒体存在已久,主要差别之一是载体。顾名思义,网络社媒的载体是互联网,通过数码技术处理、存储与传输文字、图像、声音等,大大的满足人的视觉与听觉(甚至是触觉)。

与其他媒体最大的差别是网络社媒用途非常广泛,除了成为汲取知识、联络感情、提供娱乐、追踪时事的管道之外,还是购物、交易的平台,使用者有更多选择并成为传播者,比如“内容创作者。此外,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社媒,不只进入千家万户,还是许多人离不开的“随身宝”,不论老少一机在手就可以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之间徜徉。

因此,澳洲国会这个星期四首开全球先例通过了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士使用社交媒体的法案,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儿童和少年人身心健康”,是个非常弱的理由。

的确,现代的社媒能承载的信息太强太多太广,吸引力超强,让越来越多使用者沉迷于虚拟世界。而网络世界是个十分自由的世界,龙蛇混杂。但是,好事没人谈,坏事却引起关注。政府面对网络社媒所产生的负面作用的做法之一就是“禁”,不管基于什么原因。

现代的社媒能承载的信息太强太多太广,吸引力超强,让越来越多使用者沉迷于虚拟世界。(图:互联网)

所以,要找澳洲为什么要禁,答案就在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他是政治立场中间偏左,准备在明年初举行选举,主张政府多干预因此大力支持法案(根据一项调查,有超过70%的澳洲人支持这法律)。

他视社交媒体为“同侪压力的平台、焦虑的驱动器、诈骗者的工具,最糟糕的是网络掠夺者的工具”。

社交媒体本身没有所谓的好坏,阿尔巴尼斯突出社媒的负面作用,可见澳洲政府与其他国家的政府一样,都面对社媒带来的社会、教育、心理等问题。在应对这些问题,它走的是民粹路线,也就是迎合许多对社媒无计可施的家长的意愿。

放下手机 走进运动世界

这样的法案能不能产生预期效果,大家心理有数。毕竟,澳洲政府所针对的年龄层,是在使用网络的环境中成长,此路不通会找其他途径。网络世界肯定有许多人会“指路”(包括让他们进入暗网),导致旧的问题未解决新的问题出现。

更深层的问题我看还是阿尔巴尼斯这句话所透露的信息。他希望澳洲的年轻人“放下手机,走进足球场、板球场、网球场、无挡板篮球场、游泳池”。

也就是说,澳洲年轻人沉迷在手机(社交媒体),对群体体育等社交活动兴趣不大,缺乏与真实的人接触。我看,不只是未成年者,成年者沉迷于手机也多的是。

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交往越频繁,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就越雄厚;反之,社会资本越来越单薄。有学者观察到,在网络媒体还没出现之前,西方国家(当然包括澳洲)也因为的社会资本走下坡,网络社媒加剧了这个问题。

沉迷于手机意味着减少运动。正在发育成长的青少年,需要较多的运动量。这除了可以让他们强身健体,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精神与心理素质,培养对其他人的同理心与同情心。

不过,说到底,拥有网络社媒的科技公司提供了方便,但是最主要还是以盈利为导向。主要的社媒的用户动辄上十亿人而且都是自愿的,它们从这些庞大的数目中,跨国家边界大赚其钱。至于用户的身心健康,它们要管制也管制不了,更不用说砸巨资去做。

从这个角度来看,澳洲通过禁止16岁以下使用社媒的法案,要达到预期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看来,因势利导可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毕竟,按现在的形势来看,国际主要科技公司经营社媒的商业模式,不会在短时间内面对致命挑战,教导民众善用社媒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章龙炎

章龙炎是大马新闻资讯学院(AKIT)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马来西亚政治、政治文化、海外华人和政治传播等。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