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身份认同的迷失
翻看西东
新加坡前新闻从业员兼前国会议员吴俊刚上个月底在他的《联合早报》专栏发表了一篇《讲什么话才是新加坡人?》,触发他写此文的是他的朋友在一次聚会中,讲了其孙女抗拒讲华语时宣称“我是新加坡人,不是中国人,为什么要讲华语!”他的文章在港媒转载,引起热议。
作为英国前殖民地,新加坡是个多元社会,而且从立国开始就奉行英语至上政策,因此能至少说两种语言(包括方言)应该是新加坡人的特色之一。
“讲什么话才是新加坡人?”其实并不是难以回答的问题,而上述女童的“我不是中国人,为什么要讲华语”,我不是第一次听闻。
这句话反映出新加坡人身份认同的迷失,是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倡导的“新加坡人的新加坡”的失败,也就是说国家作为认同对象,至多只能以公民或者居民为明显的基础,但却是不大稳固的基础。
事实上,新加坡把英文、华文、马来文及淡米尔文都列为官方语文,其国歌是首马来语歌曲,注定了“新加坡人的新加坡”因为没有一个像美国一样凌驾族群、宗教、文化及语言的国家理念,无法塑造独特的“新加坡民族”而失败——上述女童把新加坡人与英语等量齐观,排斥华语就是一例。
还有,该女童把“中国人”与“华语”等同来看,并不是吴俊刚所言的“以母语为耻”,而是纯粹地把某国国民与语言混为一谈。
这种混为一谈,因为对人的行为举止有直接与间接的作用,不可轻视。李光耀当年会关闭华文学校——包括南洋大学,关键因素是华文华语与共产思想(左派思想)关系密切,在政治上是对李光耀的威胁。另一方面,新加坡以华人为主,李光耀可借此避开新加坡成为中国的“海外基地”的“嫌疑”。
李光耀成功完成了英国殖民无法完成的任务,亦即把华人英化。华文学校(也就是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的学校)是早期华人为了保留自己的语言与文化而办的,遍布东南亚。现在保存的比较完整的是马来西亚,其它国家几乎都不存在了。
新加坡政府后来意识到让个别族群学习“母语”的重要,规定各族需要学各自的“母语”(即华语、马来语及淡米尔语),但不让华文学学校(还有马来学校与淡米尔)复办,也就是说学校只授一科母语。
从弘扬文化与维护传统的功能的角度来看,只靠“母语”一门单科能否行得通是个疑问。这是新加坡式母语教育的困境。然而,我们不要忘记语文或者说华文华语不是传承华人传统与文化的唯一载体;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与社交活动及方言等,也是文化与传承的重要载体。
此外,传承文化传统虽然是语言的重要功能,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语文的其它功能,例如经济及社会功能。
况且,在实行“英语至上”多年后,更多新加坡小孩的“母语”就是英语,要他们学习另一种“母语”需要有更大的说服力。
因此,要鼓励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母语”,有必要及早让他们了解“母语”的经济、商业与社会功能等等,而不只是传承文化与传统的功能,虽然这些功能往往是密不可分的。
总说一句,英文英语是让新加坡与西方世界接轨的工具——也仅仅是工具,缺乏灵魂;新一代不学会让他们更有归属感的语文,会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的缺失,变成四不像。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