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冲突】伊朗禁官员用手机 吁民众删WhatsApp

以色列和伊朗继续互相攻击,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星期二(6月17日)报道,伊朗政府已禁止官员使用可上网的通讯装置包括手机、智能手表及电脑。同时,呼吁民众停止使用WhatsApp和Telegram等其他可以定位的应用程式。
伊朗当局未有解释原因,但报道指伊朗怀疑以色列可利用电子设备的数码签署发动袭击。
伊朗当局建议民众在转移地点前要关闭手提电话,到敏感地方时亦不应携带手机。
对此,WhatsApp母公司Meta平台回应称,这些指控毫无根据。WhatsApp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担心这些不实报道将被用作封锁我们服务的借口,尤其在当前关键时期,人们更需要使用我们的服务。”
不会追踪用户位置
声明指出,WhatsApp采用端对端加密技术,确保用户消息在传输过程中无法被第三方读取。“我们不会追踪用户的精确位置,也不会保存所有用户的通信记录,更不会监视私人消息内容,”声明称,“我们从未向任何政府提供大量用户信息。”
所谓端对端加密,是指只有消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能够解密和读取通信内容。即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第三方拦截,也无法破解内容,只会呈现无法识别的乱码。
美国康奈尔大学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网络安全专家格雷戈里·法尔科(Gregory Falco)表示,尽管消息本身经过加密,但仍有可能通过元数据了解用户的部分行为。“例如,用户何时使用应用、联系频率等数据并未加密,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人们对隐私的担忧,”他说。
专家呼吁数据本地化
他还指出,数据主权问题同样值得关注。许多国家的用户数据往往并不存储在本国本地,而是托管于海外的数据中心。以伊朗为例,其国内用户在使用WhatsApp时,相关数据很可能未被存储在伊朗境内。
“各国应将本国公民数据保存在本地,并由本国算法处理。全球数据基础设施的可信度正面临挑战,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法尔科表示。
WhatsApp是Meta平台旗下的通讯软件,其母公司同时拥有Facebook和Instagram。
近年来,伊朗对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实施访问限制。但许多伊朗用户通过代理服务器和虚拟私人网络(VPN)绕过封锁,继续使用相关平台。2022年,伊朗在大规模抗议活动期间曾封禁WhatsApp及Google Play。抗议起因是一名女子因违反衣着规定被道德警察拘留后死亡,引发广泛不满。上述封禁措施已于去年年底解除。
尽管曾被封禁,WhatsApp一直是伊朗最受欢迎的通讯工具之一,仅次于Instagram与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