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都拉病逝】清廉永存 再见,温和的布衣首相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马来西亚第五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Abdullah Ahmad Badawi)星期一(4月14日)在国家心脏中心安详辞世,享年85岁。这位曾被誉为“廉洁之父”、“布衣首相”的领导人,虽早已淡出政坛,但他温文尔雅、清廉务实的形象,依然深植人心。

阿都拉于2003年接棒马哈迪出任首相,2004年大选中以“清廉形象”旗开得胜,被视为国家改革的象征。他在任内推动五大经济走廊、倡导区域平衡发展,更设立反贪会与司法委任委员会,为马来西亚三权分立与廉政体制奠下基础。

虽然阿都拉执政时期并不长,但任内的改革措施却不在少数。(图:互联网)

燃油电费暴涨民怨四起 308大选海啸逼宫下台

然而,随着全球油价高涨及物价飙升,阿都拉选择“长痛不如短痛”的措施,调涨油价与柴油价,随后又遇上电费涨价的风波,民怨四起,街头抗议频现,这位曾被誉为“人民的希望”的首相,名誉急转直下,瞬间成了“软弱”、“犹豫”、“懵懂”……

2008年大选,国阵首次失去三分之二的国会优势,巫统内逼宫声浪沸腾,在如此舆论下,阿都拉最终于2009年黯然卸任,从此退出政坛。

尽管政绩毁誉参半,但阿都拉卸任前仍顶住压力,推动司法改革,为1988年宪政危机中的法官平反,写下马来西亚司法史的重要一页。他的温和与克制,曾被批评为“软弱”,却也展现了政治人物少见的自省与包容。

他的这一生拎得起、放得下,尽管在任内丧妻,成为首名任内丧偶的首相,但2年后再婚亦低调处理,不仅私人生活不张扬,温和谦逊的风格也贯彻始终,再加上慈祥的外表与个性,深受人民爱戴,被尊称为“Pak Lah”。

如今,这位温和的改革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他的名字,将与理性、宽容和清廉,一同铭刻在马来西亚的政治记忆中。

阿都拉的灵柩星期二(4月15日)停放在国家清真寺供民众瞻仰与吊唁,现场庄严肃穆。(图:路透社)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