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滥用人脸识别说“不”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刷脸时代来袭,谁来保护消费者的人脸信息安全?中国人脸辨识泛滥,造成侵犯隐私的疑虑。对此上海在2024年展开专项执法行动,要求公共场所安装人脸辨识需遵循公共安全需要、符合法律依据、单独告知等原则,倡导非必要不使用。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人脸辨识技术普遍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如刷脸支付、刷脸解锁、刷脸开门、刷脸进站等,且不乏滥用案例,如有店家安装人脸辨识摄影机,顾客进店就会自动被抓取并产生编号,或是自动贩卖机存在诱导消费者使用微信或支付宝刷脸支付等情况。

2024年4月,上海松江区一游泳馆更衣室采用人脸辨识方式开启衣柜,发现此事的朱小姐表示,站在设备前,摄影头打光灯一亮,屏幕前就出现了附近来往顾客没穿衣服的画面。此事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依“个人信息保护法”开罚。

上海监管滥用人脸辨识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监管、执法部门对滥用人脸辨识也有所警惕。2024年上海“亮剑浦江.2024”专项执法行动,以公共场所“不刷脸为原则、刷脸为例外”以及“收集端总体减量、存储端确保安全”为目标,要求公共场所安装人脸识别要遵循“为公共安全所必须”、“有法律依据”、“做到单独告知”等三大原则。

截至2024年11月,上海已推动全市逾600家商超门市、逾6300家酒店、逾70家公共体育场馆,1200多个游泳馆、健身场所、2900多个公共厕所完成“强制性”、“滥用化”刷脸的自查整改。

上海市网信办执法人员透露,该专项整治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接下来会研究新的人脸辨识应用场所,并对已进行整治的场所进行追踪。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