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TikTok助推菲律宾法西斯青年运动兴起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菲律宾一个新兴的极右翼团体,正利用TikTok、Discord等社交平台招募、激进化并组织处于迷惘中的年轻人。

《南华早报》引述“全球极端主义与科技网络”(GNET)的一项最新研究,被称为菲律宾长枪主义阵线(PFF)的组织,正是东南亚一小部分、但在增长中的法西斯主义网络中的一支。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分析员沙迪克(Saddiq Basha)指出,“该组织经常制作内容或参与讨论,哀叹菲律宾和整个世界正滑向所谓的‘无神社会’。”

在PFF眼中,导致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包括:共产主义者、穆斯林、LGBTQ群体、共济会成员、犹太人,以及他们所谓堕落而腐坏的现代社会。

受西班牙长枪主义启发

PFF的意识形态灵感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的极右翼思想“长枪主义”(Falangism),这一思想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威权主义、天主教身份认同与激进反共特征,曾在西班牙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独裁政权时期流行一时。

沙迪克指出,PFF的成员多为菲律宾年轻男性,活跃在TikTok、面子书(Facebook)以及加密平台Discord上。虽然关注人数仅在数千人左右,但其活跃成员持续输出意识形态内容,并策划线下活动。

“从他们的宣传内容和线上讨论的性质来看,有迹象显示存在一个小型核心成员圈,思想极端而坚定,这个小圈子很可能主导了宣传内容的生产和线下协调工作。”

沙迪克表示,该组织宣传的关键策略是不断宣扬“菲律宾陷入危机”的形象,成员常用国家不稳定作为他们意识形态立场的合理化理由。

该组织利用贫困、腐败,以及毛派叛乱、穆斯林分离主义和伊斯兰激进主义等持久威胁,煽动一种“全民衰败与安全感丧失”的集体情绪。

善于迎合年轻人情感需求

沙迪克指出,极右翼团体善于迎合年轻人对归属感、目标感与自我认同的需求,提供对复杂问题的非黑即白式解读。

“他们的威力在于构建出封闭的同温层,在其中极端观点得以不断强化、极少受到质疑。对于那些感到孤立或失望的年轻人来说,这种确定性和肯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菲律宾,普遍的就业与生计不安,加上盛行的“创业成功文化”,使自由主义和威权思想都找到了滋生土壤。

该国对“强人政治”的接受度也令其更易接受此类思想。前总统杜特蒂自2016年执政以来,因其对犯罪与毒品的铁腕打击及反自由主义言论获得支持,如今这一政治倾向由其女儿、副总统萨拉延续。

专家:全球南方视威权为常态

都柏林大学当代极端主义专家马查多(Pinheiro-Machado )直言,在菲律宾乃至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大量民众早已将威权统治、暴力与家族政治权力集中视为常态,这些地方的政治文化尚未将民主与普世主义内化为核心价值。

马查多指出,网络平台在政治用途上的危害日益严重,因为它们促进了“群体化”,社交媒体围绕特定议题或身份迅速形成封闭社群的能力。

她补充,TikTok“不仅接受了这一模式,还在放大它”。

“如今,这个平台通过看似无害的形式如搞笑短剧、舞蹈编排、简洁有力的信息向年轻世代传播极右翼思想。这些内容非常擅长持续吸引注意力,却常常缺乏更广阔的背景信息,导致误导与假信息的泛滥。”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