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打非法偷拍行为 最高刑期可达10年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12月11日发布4起关于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偷拍设备犯罪的典型案例,展示了司法机关依法严惩此类犯罪的坚决态度,以下为相关案件详情:

案例一: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被告人石某等人在多家旅馆和饭店房间内安装偷拍设备,非法录制入住旅客的隐私场景,包括性行为。随后,他们将偷拍内容制作成视频,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发布贩卖信息,并从中牟利。此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公民隐私权,还触犯了法律底线。

案例二:2021年3月以来,被告人颜某平、颜某建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偷拍专用设备,并安装在3家饭店的多个房间内,用于偷拍他人隐私行为。一旦房间内有人发生性行为,他们便将相关视频和截图下载并非法保存,进一步加剧了隐私侵害问题。

案例三:自2020年起,被告人闫某坤等人销售用于赌博作弊的特殊设备。这些设备外观如普通手机,但侧边隐藏微型镜头,内置的软件可帮助使用者计算出有利于赌博的操作,从中获取非法收益。该行为不仅违法,还对社会公平和秩序构成威胁。

案例四:2023年,被告人陈某通过改装二手手机,使其具备窃听、偷拍功能,并非法售卖牟利。此类改装行为不仅为偷拍和窃听犯罪提供了工具,也对市场秩序和公众安全构成隐患。

司法态度:强化打击治理 保障公民权益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指出,这些案件集中反映了当前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偷拍设备犯罪的多发性和复杂性。这些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隐私权,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必须依法严惩。

法院强调,将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不断提升打击和治理此类犯罪的效能。同时,呼吁公众增强法律意识,拒绝购买、使用偷拍窃听设备,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提示: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偷拍设备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