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省高考启用AI监考 系统引隐私与误判争议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2025年高考期间,中国江西、湖北、广东等省份率先引入AI智能巡考系统,全面升级考场监控措施。该系统通过教室内高清摄像头实时采集图像,能识别多达40种异常行为模型,如手势交流、物品传递等,并在0.5秒内发出预警,供监考人员复核。

江西省首次部署可识别隐形耳机、智能手表等违禁设备的AI巡查系统,在天花板安装高清镜头,监控考生及监考人员的异常动作,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后台,由人工进一步研判。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表示,今年全面实施AI即时智能巡查,针对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延时作答等行为提供精准识别与预警。相比传统人工监考,AI具备全天候、无死角、效率高等优势,有效减少人为疏漏。

不过,AI监考技术也引发争议。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隐私问题表示担忧,担心影像数据被长期保存甚至泄露或滥用;也有声音质疑AI存在误判风险,可能对考生产生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35万,较2024年减少7万,为8年来首次下降。但部分省市考生人数逆势上升,如福建新增10个考点,较去年多出1.4万考生;江苏无锡考生和考场数双双创近10年新高。

此外,昨晨语文考试结束后,全国各地作文题陆续公布。其中,全国甲卷作文题引发广泛热议。题目选用老舍《鼓书艺人》、艾青《我爱这土地》、穆旦《赞美》三则文学片段,要求考生探寻其内在联系并写作。许多考生与网友纷纷表示“难懂”“难写”,成为网络讨论焦点。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