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特习通话让中美关系稍稳定 但分歧仍在

美中两国元首星期四(6月5日)在时隔多月后再次通话。中国学者说,这次通话能让双方关系稍微稳定,但不代表很快形成新共识,彼此隔阂分歧仍在;而对中国来说,核心问题仍是美国需尊重和理解中国的利益和主张。
新加坡《联合早报》星期五(6日)在报道中引述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分析,“中美首脑通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特朗普急切希望中国在关税战、贸易战上对美国做出更积极回应”。
“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朱锋评估,中美领导人通话能让两国关系稍微稳定下来,但“通话不等于马上就会形成新共识”,两国之间隔阂分歧仍存在。对中国来说,核心问题仍是美国需要更好地尊重和理解中国的利益和主张,不能在关税、经贸、科技等领域一味打压中国,“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评估,这次中美领导人通话较大机率是美国更主动些,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多次公开表示希望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而北京希望以这种姿态向美国施压、迫使华府调整对中政策,因此表现得不太着急、甚至故意冷淡。
互邀对方到访是积极讯号
李明江根据中国官媒新华社通稿判断,中美领导人这次通话谈出了实质内容,双方团队将继续就经贸问题磋商,“这是好事情”,至少能遏制双方相互指责的恶性循环。
李明江也认为,两国领导人互邀对方到访是个积极讯号,并评估两人可能希望见面时能对重大问题进行详谈。
这是特朗普1月20日二度入主白宫以来,两国领导人首次通话。特习同意双方团队继续落实日内瓦谈判共识,并尽快举行新一轮会谈。习近平和特朗普也互邀对方到访。两人上一次通话是在今年1月17日特朗普正式就任总统之前。
美中关税战开打后,两国于5月12日在日内瓦谈判达成共识,同意休战90天,并相互调降关税,但双方过去一个多星期以来因美国指责中国管制稀土出口问题而闹僵。
美国指中国违反谈判协议,刻意扣住部分稀土;中国则反批美国“无端指责”、“散布虚假信息”,双方也在经贸、芯片、中国学生签证等问题上持续交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