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召车市场饱和 月赚不到4000人民币

开电召车过去一直是中国“灵活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但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中国河南郑州、四川西昌等多地近日再次发出电召车市场经营风险提示,提醒中国民众不要盲目购车入行。
中国媒体报道,河南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中心上星期五(5月9日)表示,根据郑州市出租车监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当地电召车4月份日均实际运营车辆2.93万辆,占电召车总数的83.7%,每天约有6000辆剩余运力。
郑州市电召车日均营运时长约9.5个小时,最长营运时长可达15个小时,单车日均订单量约14单,毛收入约人民币210元,部分从业人员月净收入不足人民币4000元(约2379令吉)。
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对此呼吁,有相关意向者应合理评估预期收入,理性做出从业选择、谨慎入行,尤其是避免盲目花费大笔资金“购车”入行。

另一方面,四川西昌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市场风险预警也通告,按常住人口96.6万计算,西昌市万人出租车拥有量已达40.5辆,数量显著高于同类型城市。
“现阶段,西昌市电召车市场已超饱和,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希有意从事电召车经营的从业者认真调研市场、深入瞭解政策、合理评估风险,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广东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也在发布3月电召车动态时进行风险提示。根据数据,该市3月电召车日均完成订单量约为12.4单/车,并指该市电召车市场已饱和,提醒有意从事电召车经营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应充分了解电召车相关法规,做好市场调研,客观评估经营收益,理性审慎做出投资及从业选择。
海南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在4月电召车投资风险提示表示,海口市电召车平台公司、电召车及驾驶员的数量较多,市场已处于饱和状态。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职电召车驾驶员日均上线时间约13小时,扣除平台抽成后的日均营运流水处于人民币200元至280元区间内。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