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快速停火 为何比想象中复杂?
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9月在纽约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能迅速(一开始吹嘘24小时内、过后挪至3个月,甚至是半年内)结束乌克兰战争。然而,自他上任以来,局势并未如他所愿迅速缓和。
一、特朗普的外交策略未能奏效
特朗普一向坚信,通过一对一会谈,他能迅速解决国际冲突。今年2月12日和3月18日,他两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希望促成短暂的30天停火。然而,这些电话交谈并未达成具体成果,唯一的承诺——普京表示将停止袭击乌克兰能源设施——也被指在数小时内遭到违反。
二、普京拒绝仓促妥协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谈判中表现出强硬立场,拒绝接受美国提出的“先停火再谈判”模式。他坚持,必须先讨论他所谓的“战争根源”,即北约东扩及乌克兰的主权问题,而非简单的停火安排。此外,他还提出一系列条件,进一步拖延了谈判进程。
三、美乌关系紧张影响谈判进度

特朗普政府原本认为泽连斯基是和平的障碍,并对其施加了巨大压力。美乌在白宫的一次激烈会面中,特朗普和副总统范斯(JD Vance)甚至当面对泽连斯基施压。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美乌关系,也使欧美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产生分歧,进一步延误了谈判进展。
四、战局复杂使停火难以执行
最初,美乌谈判试图达成空中和海上的停火协议,因其易于监测。然而,美国随后要求停火范围扩大至东部1200公里的战线,这使得执行和监督的难度大幅增加,最终被普京拒绝。此外,即便是能源基础设施的保护问题,也因定义模糊和技术细节繁琐而陷入僵局。
五、经济利益分散了美方精力
特朗普政府一直试图通过停火协议为美国企业争取乌克兰关键矿产资源的开采权。起初,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要求美方提供安全保障,以防止俄罗斯未来入侵,但遭到白宫拒绝。最终,乌克兰让步,同意签署矿产协议,但美国仍未最终确定协议条款,希望获得更优的条件,包括可能涉及乌克兰的核电站资产。
尽管特朗普的推动确实让停火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进程远比他预期的要复杂。俄乌战争停火,不仅关乎战术安排,更涉及国际关系、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的博弈。要想快速解决这场冲突,远非“简单对话”所能实现。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