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俄挺普京 中俄携手抗衡西方霸权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三(5月7日)起展开对俄罗斯为期四天的访问,此行不仅象征性地为俄罗斯总统普京提供外交支持,也凸显北京与莫斯科日益紧密的“无上限”战略伙伴关系。两国预计将就能源合作、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天然气管道等敏感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

此时正值普京寻求打破西方孤立局势,而习近平的访问无疑将强化他在国际舞台上的正当性。分析人士指出,习近平此行有助于进一步巩固中俄之间“牢不可破”的双边关系,尤其是在两国共同对抗美国主导的单极秩序、推动多极化世界方面立场一致。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习近平在访问前于俄媒发表署名文章,强调中俄应“坚定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并抵制任何破坏两国友谊与互信的行为。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更称,此访是“今年中俄关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5月9日阅兵成行程亮点

此次行程的高潮之一,是习近平将于5月9日与多国领导人一同出席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军人也将参与此次阅兵,象征中俄军事合作与战略互信日益增强。

尽管乌克兰外交部呼吁各国避免参加该阅兵,以表明对战争中立的立场,但北京与克里姆林宫均确认习近平将出席。克宫高官尤里·乌沙科夫称,阅兵及周边活动堪比一次高峰会议,显示俄罗斯在国际上的“不断上升的权威”。

乌沙科夫也透露,普京与习近平还将就能源合作展开深入磋商,其中包括尚未建成的“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天然气管道。该项目一旦落地,将大幅提升俄罗斯向中国的天然气出口能力,为莫斯科提供新的经济支点,以对冲西方制裁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中俄两国在普京2022年发动乌克兰战争前夕便已签署“无上限”战略协议,确立彼此在核心利益上的互相支持。习近平曾向普京表示,双方有机会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挑战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尝试修复美俄关系,但中俄显然更倾向于联手抗衡西方。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孙云表示,两国此举意在传达“美国的‘反向尼克松战略’不会成功”的明确信号。

有评论认为,中俄借此次访问,意图将自身塑造成战后国际秩序的守护者,批评美国的单边主义和“例外主义”,强调联合国体系的重要性。面对美欧持续对俄制裁与中国技术围堵,北京与莫斯科正在加快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替代性国际网络。

普京也计划于今年8月底或9月初回访中国,延续中俄高层频密互动的趋势。外界普遍认为,在当前地缘政治格局剧变的背景下,中俄关系正朝着更加紧密、协调一致的方向发展,形成对抗西方联盟的新战略支点。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