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普查覆盖不足 数据缺口影响政策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科学家警告,近年来进行全面人口普查的国家不断减少,这一“人口数据危机”正成为公共政策领域的潜在隐患,可能削弱疾病防控、教育规划等政策效果。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据依赖日益增强,相关风险或将持续放大。

数亿人未被统计

《科学》杂志日前刊登一项名为《消失的人群:全球人口统计数据危机威胁公共政策》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执行全面普查的国家数量下降,不少国家延迟发布普查结果。研究认为,这一趋势与新冠疫情冲击、政府预算削减、统计机构公信力下降以及国际援助减少等因素共同作用密切相关,构成一场“完美风暴”。

该研究由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开展。报告指出,全球约15%人口所在国家在2015年至2024年期间未能完成全国性人口与住房普查,较10年前上升7个百分点,意味着全球有数以亿计人口未被纳入统计体系,直接导致决策层面缺乏对人口全貌的掌握。

按惯例,各国通常每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主要通过家庭自主申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在评估误差后公布成果。但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7月,全球已有24个国家未发布人口数据,占全球人口约四分之一。在部分国家,回收率下降、统计误差扩大等因素导致普查工作搁浅。

人口数据成盲区

报告指出,在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数据短缺可能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对高质量基础数据依赖程度较高,而人口数据作为社会各项决策的基本“分母”,缺失将直接影响资源配置和政策制定。

研究主要作者、南安普敦大学WorldPop研究团队副主任杰西卡·埃斯佩指出,人口统计数据决定了政府在何处投资、如何分配资源、服务哪些群体,以及如何划分选区。统计预算被削减,不仅会降低数据质量,还可能导致特定人群被排除在公共政策之外。

报告同时指出,近年来美国、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缩减国际援助预算,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获取统计支持的难度。报告估算,在2015年至2024年间,覆盖非洲33%人口的国家未进行人口普查,战乱频发的黎巴嫩、叙利亚、也门等国的统计能力亦受严重限制。

弱势群体频被低估

研究认为,尽管数据缺口对低收入国家影响更为明显,但发达国家亦难以幸免。近年来,部分群体在普查中的代表性不足问题日趋突出,例如儿童常被低估。研究提及,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中,拉丁裔人口被低估近5%。

牛津大学人口统计与健康教授梅琳达·米尔斯指出,统计覆盖率下降,反映出更广泛的调查参与意愿降低,部分归因于各国统计机构和国际项目(如美国人口统计与健康调查)预算长期遭削减。

为应对挑战,一些国家尝试以其他方式获取人口数据。例如,荷兰、印尼等国依托身份证号码建立人口登记系统;部分国家则整合AI模型、数学工具及多种数据来源,努力提升统计覆盖率和准确度。

研究指出,目前尚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解决方案。各国应加强政府与产业伙伴协作,推动统计方法与技术融合,保障基础数据完整性与可靠性,为公共政策提供坚实支撑。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