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堕胎药之父 催生RU-486法国科学家逝世

开发出全球首款口服堕胎药美服培酮(miferpristone)、别称“RU-486”的法国生物化学家艾蒂安埃米尔博利厄(Étienne-Émile Baulieu),5月30日在法国巴黎家中去世,享耆寿98岁,他一生致力于激素研究,因发现美服培酮可用于堕胎,因而促成药物问世。
美媒《华盛顿邮报》报道,博利厄所属“法国国家医药卫生研究院”(INSERM)公布他去世的消息,但是未透露死因。博利厄生于犹太家庭,原名埃米尔布鲁姆,二战时为躲避纳粹德国追杀而改名换姓。战争结束后,他就读巴黎大学医学院,成为一名医师。之后,他投身研究类固醇激素(steroid hormone),尤其是神经类固醇(neurosteroid)。
博利厄担任顾问的法国药厂罗素优克福,开发出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美服培酮,他研究后发现黄体素拮抗作用能够用于堕胎,说服药厂因此着手,开发堕胎药物。

美服培酮1982年开始临床试验,1988年获得法国政府批准,之后陆续获得世界多国批准上市,美国于2000年核准。
“RU-486”的别称来自开发药厂的头字母RU,加上当时开发中的药物编号38486。美服培酮在妊娠前6至7周的堕胎成功率高达95%,常与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并用,少数人有大出血的风险。不过,美服培酮的问世也引发全球反堕胎人士的批评浪潮,罗素优克福在强大的社会抗议压力下,一度停止生产美服培酮。
坦言不喜欢堕胎
博利厄在1991年出版的著作《堕胎药丸》(The Abortion Pill)中表示:“我不喜欢堕胎,我也不认为女性应该被剥夺她们的最基本权利。”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2022年推翻经典判例“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妇女堕胎不再受宪法保障。美国多个反堕胎州也纷纷实施新规,例如禁止邮寄美服培酮。
根据研究生育政策的非营利组织“葛特马赫协会”,美国超过60%的堕胎都使用美服培酮。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