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军逾半战舰修护不善 恐影响装备稳定性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小
中
大
台湾审计部披露,台湾海军多次因兵力运用等因素调整修护期,导致超过一半的海军主战舰没有依照维修周期修护,恐怕会影响装备使用的稳定性和兵力派遣运用。
台湾审计部星期一(7月29日)在官网公布的2023年度中央政府总决算审核报告中指出,台湾海军去年共办理舰艇计划性修护120艘次,但舰艇修护作业管理仍有安排不妥的情况,必须检讨改善。
报告统计,截至去年7月底,台湾海军26艘主作战舰(康定级、成功级、基隆级、济阳级)中,有14艘主作战舰,没有依照各舰艇维修周期执行修护作业,实际维修周期比规范周期延长一至10个月,导致相关舰艇主机、发电机等重要装备大修时数届限,及非计划性维修频次增加,影响装备使用稳定性及兵力派遣运用。
审计部引述海军司令部回应称,后续将强化考量兵力运用、舰艇汰除及新舰编成等各方面影响,提高修护计划执行期程可行性,避免交修期程大幅调整;若因兵力运用无法依时交修,将以非计划性维修方式因应。
据台湾《联合报》报导,台湾军方官员私下抱怨称,舰艇修护未按原订时程修护的关键原因,是因为近年中国大陆军舰持续压境威胁,舰艇必须频频出动,甚至有军舰还没完全竣工就要出海应付敌情的情况,长期消耗导致装备人员经常处于疲乏状态;审计部不追究背景因素,只看“不按期程”,让人有“何不食肉糜”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