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拟引入人工智能 打击商业犯罪

马来西亚政府近日宣布,计划在商业犯罪调查领域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提高案件侦破效率。不过,马来西亚人工智能学会提醒,在采用相关技术前,应确保警方人员接受充足的培训和指导,以避免因误判或过度依赖人工智能而引发新的问题。
马来西亚人工智能学会主席、博特拉大学数学研究所实验室负责人阿兹里(Azree Shahrel Ahmad Nazri)博士表示,人工智能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关键在于使用人员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警方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时,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工具的运作逻辑,学会准确解读人工智能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并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始终保持人为监督,避免技术滥用或误用导致错误指控或遗漏关键证据。”
据马来西亚媒体报道,本月初,马来西亚警察总部商业罪案调查部曾表示,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帮助调查人员提升办案效率,以更快速处理和侦破商业犯罪案件。
阿兹里认为,警方在推广人工智能技术时,可与大马大专及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加强合作,共同开发符合警务需求的培训模块,以提高商业罪案调查部及网络犯罪单位人员的专业能力。他建议警方应先从商业犯罪、网络诈骗和洗钱等复杂犯罪领域着手,逐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应用。
警方用AI秒查人头账户
“商业罪案调查部处理的案件通常涉案金额巨大,犯罪手法复杂,非常适合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起点,”阿兹里指出,“例如,警方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的金融情报系统对接,自动分析人头账户资金流向和可疑交易记录,从而更快速地追踪资金链,节省办案时间。”
他还建议,警方可鼓励本地银行系统引入人工智能驱动的聊天机器人和自动化诈骗警报功能,实时提醒用户注意可疑交易。“这种主动预警机制不仅能有效阻止诈骗犯罪发生,也能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对诈骗活动的防范意识。”
同时,阿兹里表示,执法部门也应加强与本地金融科技公司、网络安全企业及人工智能研究机构的合作,联合开发更高效的犯罪预防系统,使马来西亚警方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犯罪手法时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阿兹里举例,目前马来西亚部分银行已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成功识别大量用于洗钱的可疑账户,并及时标记可疑资金流动。“以往人工追踪资金链可能耗费数周甚至数月,而人工智能能快速完成跨账户资金流分析。此外,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功能还可用于分析诈骗分子在WhatsApp、Telegram等社交媒体上的对话记录,有效定位诈骗活动的核心人物和关键证据。”
PutraGPT:大马研发反诈骗神器
针对网络犯罪的特点,阿兹里提到,博特拉大学数学研究所与电脑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已联合开发名为“PutraGPT”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该系统具备诈骗识别、可疑交易监测及资金链追踪等多项功能,近期已成功侦测出一批假冒电子商务网站。
他强调:“通过自动化分析数据,PutraGPT能快速识别网络钓鱼攻击,处理海量电子证据,帮助警方有效应对日益升级的网络犯罪威胁。”
他表示,通过科学部署和规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马来西亚警方可显著提高办案效率,及时应对不断变化的犯罪形式,保护公众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