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冲击 中国去年关近3万所小学与幼儿园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中国教育部近日发布《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尽管高等教育整体规模持续扩张,大学层次职业学校增长速度为4年来最快,但受少子化趋势冲击,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的招生与在校生人数则呈现明显下降。

根据统计,2024年中国普通小学校数下降至13.63万所,比2023年减少0.72万所。小学招生人数为1616.63万人,较去年减少261.25万人;在校生人数为1.06亿人,减少215.63万人。这一变化打破了2023年的短暂反弹趋势,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已重回下滑轨道。

在学前教育方面,全国幼儿园数量连续第3年下降,从2022年的28.92万所减少至2024年的25.33万所,累计减少3.59万所。仅2024年一年就减少2.11万所,降幅达7.69%,为近年来最大。其中,民办幼儿园减少1.4万所,占比持续下滑。在园幼儿人数则从2023年的4092.98万人减少至3583.99万人,下降12.44%,为连续第4年出现负增长。

“全面二孩”政策 人口小高峰已消退

业内人士指出,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萎缩,与中国学龄人口持续下降密切相关。财新网分析认为,2016年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人口小高峰已然消退,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研究所田志磊团队的研究指出,自2024年起,小学学龄人口将进入快速下滑期,预计至2026年将跌破1亿人,减少至9418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总人口为14.08亿人,比去年减少139万人,为连续第3年出现人口负增长。尽管受“龙年”生育偏好影响,今年出生人口有所反弹,增长52万人,实现近8年来的首次正增长,但专家普遍认为,人口结构下行的大趋势依然难以逆转。

与此同时,高等教育领域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尤其是大学层次职业学校扩容加快,显示国家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下,高等教育体系正进一步优化和拓展。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退,中国教育结构正面临深度调整,如何平衡教育资源分配、提升教育质量,成为未来政策制定的重要方向。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