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 亚太企业人工智能治理困难重重
分析显示,治理结构不完善、安全风险不断增加以及法规不断变化带来了不确定性,令亚太地区的企业,在推动实现人工智能变革承诺的过程中步履蹒跚。
国际审计行德勤(Deloitt)亚太区咨询业务主管希拉德(Rob Hillard)表示,亚太地区大多数公司已开始创建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但绝大多数公司需要完善其方法,以实现有意义的影响。
“我们的研究表明,许多组织已经开始了建立人工智能治理的历程,但90%以上的组织可以改进其政策和原则,以勾勒其有效性愿景。”
德勤的研究基于该公司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亚太地区1包括中国、印度、澳洲、新加坡、印尼和新加坡等13国的900名高级行业高管。
人工智能治理是指确保人工智能有效、安全实施的政策和实践,涉及风险管理、道德标准、监管合规,以及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等问题。
亚太企业未完善准备管理人工智能
德勤于12月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人们认为的准备情况与实际准备情况之间存在严重脱节,只有9%的企业达到了 “准备就绪 ”的治理水平,这意味着企业已为人工智能的治理和其他功能做好了充分准备。
德勤最近发布的另一份报告指出,只有23%的企业高管将其风险管理和治理程序评为 “高度准备就绪”。
企业采用人工智能的步伐缓慢是因为存在安全顾虑、监控和隐私问题。德勤报告称,在上一财年,四分之一的企业,经历了更多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数据泄露等事件。
包括英伟达公司(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内的全球行业领导者,都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视为一种创新,认为该科技可能使互联网的影响黯然失色。
生成式人工智能采用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分析大量现有数据来识别和复制模式,从而生成新数据,有效处理创建文本、图像和其他类型内容等任务。
缺妥善监管大数据易外泄
根据德勤的报告,超过一半的科技工作者认为,他们的工作场所无法应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风险。由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使用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成为盗窃的目标,因此可能产生安全漏洞。
2024年,全球数据泄露事件的平均成本将近500万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0%。报告补充说,对于大型组织来说,这一数字可能会高得多,如果不采用正确的网络安全工具,企业还可能失去品牌价值和声誉。
因此,企业还需要确保自己符合不断变化的立法和监管要求,这也是接受调查的行业领导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尚未出台有关人工智能的全面法规和条例,这给希望推出该技术的公司带来了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消费者更青睐那些利用人工智能提高透明度和道德标准的企业,该报告指出,约62%的公司对被认为有道德的企业给予更高的信任,并愿意为其产品和服务支付溢价。
德勤表示,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尽管存在安全问题,入工智能技术仍在整个地区迅速发展。
亚太人工智能投资未来5年扩张五倍
报告显示,亚太地区对人工智能的投资预计到本世纪末将增长五倍,到2030年将达到1170亿美元,成为该地区增长最快的技术。
不过,德勤指出,企业在治理方面建立更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并不会自动提高可信度。
“如果治理程序已经到位,但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没有得到员工的理解,也没有很好地与业务背景和战略相适应,那么就可能无法实现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成果。”
“人工智能治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具体的治理结构将因行业、监管环境、人工智能雄心和采用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类型而异。”
“我们发现,人工智能治理成熟度较高的组织……在研发、客户服务和运营领域部署人工智能的可能性要高出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