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减稀土依赖难挡对中进口增

稀土成为中国反制西方国家及日本的筹码。然而,日本自2010年遭中国限制稀土供应以来,便积极寻求替代方案。日本媒体报道指出,这包括在工序上减少稀土使用、推动稀土回收再利用,甚至研发完全不依赖稀土的新产品,以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从日本稀土类金属的进口量(按重量计算,不含化合物)来看,2018年自中国进口约占50%,到了2024年却上升至63%。此外,日本经济产业省今年1月的统计显示,日本对重稀土的依赖仍达100%。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以“钕磁铁”为例,这种强力磁铁是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驱动马达中不可或缺的零部件,由钕、铁、硼等稀土元素制成,是日本商社于1982年开发的技术成果。
减少使用与回收再利用
报道指出,2010年中日因外交争端,中国对日限制稀土出口,自此日本企业便致力于如何在“不依赖中国稀土”的前提下制造产品。日本的钕磁铁制造商除了确保库存外,还采取了两项主要措施:一是减少稀土用量,二是推动稀土回收再利用。
日本Proterial金属公司与信越化学着手研发高效使用重稀土的技术,即使使用量极少,也能维持高温耐受性与强磁力。其中,Proterial目前使用的重稀土量较2000年前后已大幅减少至原来的十分之一。
另一家公司大同特殊钢则成功开发出完全不使用重稀土的磁铁,并自2016年起应用于本田的混合动力车。采用无重稀土磁铁的驱动马达,在全球范围内仍属罕见。
大金工业为确保产品供应稳定,积极推进“去稀土化”,自2022年起销售重稀土使用量减少95%以上的空调产品,并正开发完全不含重稀土的新型空调。
另一方面,信越化学也具备从边角料与废弃磁铁中分离与提炼稀土的技术,借由回收利用,有望建立企业内部的稀土循环机制。
性能受限仍是挑战
不过报道也指出,不含重稀土的磁铁在耐热性与磁力表现上仍不及传统磁铁,普及应用仍需克服技术瓶颈。
尽管部分日本企业已开始减少稀土使用,日本自中国进口的稀土类金属比重却不断攀升,从2018年的约50%升至2024年的63%;截至今年1月,日本对重稀土的依赖仍为100%。
同时,日本在无机化学品、稀有金属与稀土等领域中,有超过一半种类仰赖“特定国家”进口,数量达86种,远高于美国的53种及德国的28种。
尽管如此,日本政府仍订下2030年“确保钕磁铁产能可满足国内需求”的目标,并规划提供补贴,包括引进回收设备亦可获支援。为有效利用稀土资源,日本将持续推动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
报道指出,近年来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所引发的市场动荡,再次凸显日本对中国依赖的风险。为构建稳定的供应链,日本除分散稀土采购来源外,也将透过减少使用与回收再利用,朝可持续的磁铁制造之路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