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300份致命病毒样本失踪 2年后才发现
澳洲昆士兰州近日证实,2021年该州一公共卫生实验室发生严重安全漏洞,导致300多支含有高致死率病毒的样本小瓶失踪。然而,这一事件直到本星期一(12月9日)才被官方披露。
据昆士兰州卫生部门介绍,事件发生在2021年,当时昆士兰公共卫生病毒学实验室的一处冷冻库发生故障,导致部分样本失踪。有关问题直至2023年8月才被发现,而正式确认此事的时间更是推迟至近日。
公众感染风险极低
失踪的小瓶中包含3种高致死率病毒的活体样本,分别为汉坦病毒、亨德拉病毒和莱萨病毒。据悉,近100支小瓶为亨德拉病毒样本,2支小瓶含有汉坦病毒样本,而其余223支小瓶中为莱萨病毒样本。
昆士兰州首席卫生官约翰·杰拉德(John Gerrard)表示,公众面临感染风险的可能性极低。他解释称,病毒样本在离开低温冷冻环境后会迅速降解,失去感染性。“目前尚无任何迹象表明相关病毒引发了感染,”杰拉德指出,并推测这些样本可能已按照安全协议被销毁,例如在高温灭菌设备中处理。
病毒武器化可能性
卫生专家介绍,汉坦病毒为一种通过啮齿动物传播的病毒,致死率约为38%;亨德拉病毒最早于1990年代在马匹中发现,已知感染人类的病例极少,但致死率较高;莱萨病毒则是一种与狂犬病毒类似的病原体,自1996年首次在澳洲被确认以来,仅记录过3例感染病例,且均不幸死亡。
昆士兰州卫生部长蒂姆·尼科尔斯(Tim Nicholls)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样本被故意盗取或用于恶意目的。他强调,病毒武器化的过程极为复杂,不可能由非专业人士完成。“我们没有发现亨德拉病毒或其他病毒被武器化的任何迹象,”尼科尔斯说道。
生物安全严重违规
昆士兰州政府已将此次事件定性为“严重的生物安全协议违规行为”,并承诺将彻查事件原因以及漏洞为何在近两年内未被发现。据悉,卫生部门已启动内部整改,包括重新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审查生物样本存储的所有许可,并加强监管措施。
为确保调查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昆士兰政府任命澳洲前最高法院法官马丁·道布尼(Martin Daubney)领导调查,同时邀请生物安全专家朱利安·德鲁斯(Dr. Julian Druce)协助分析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