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华太阳能政策或损美新能源

据最新报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倒退性政策”可能使中国太阳能企业调整投资方向,转向东南亚和中东等市场,削弱美国自身的清洁能源发展。
总部位于悉尼的气候能源金融(Climate Energy Finance)在星期一(3月24日)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原计划在美国建设一系列光伏工厂,总产能超20吉瓦(GW),但因美方政策不确定性,这些投资或受影响。
贸易壁垒或加剧投资外流
特朗普上台后,提高所有中国商品关税,暂停《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激励,冻结能源部贷款,导致中国企业对美投资趋于谨慎。分析师哈里·马丁(Harry Martin)表示,关税或可保护本土制造,但也推高了国内消费者成本。中国光伏企业正加速转向东南亚和中东,这些地区政府急需扩充可再生能源。
他指出,对华贸易壁垒不会削弱中国的产业优势,反而会促使投资流向更具吸引力的市场。

中国光伏企业加速全球布局
报告指出,自2023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已达1400亿美元。在特朗普回归白宫前,2024年,隆基(LONGi)与美国Invenergy公司在俄亥俄州投产5吉瓦工厂,江苏润阳(Runergy)在阿拉巴马州建成2吉瓦工厂。
然而,如今中国企业的投资重心已逐渐转向中东和北非(MENA),预计到2030年,中国企业将在该地区占据光伏制造的主导地位。
东南亚与中东成新投资热点

在东南亚,中国企业正在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设厂,以绕开西方贸易壁垒,继续向欧美市场供应太阳能产品。然而,2024年底,美国对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太阳能组件征收最高271%关税,导致中国企业部分工厂减产或停工。目前,生产正向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免关税国家转移。
与此同时,中东和北非也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的新投资热点。这些地区因零关税、自贸区、低成本土地、政府支持、本地需求增长等优势,吸引了大量中国企业进驻。尤其是沙特阿拉伯,正成为中国光伏企业投资的核心,吸引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意在保护本土制造,却加速了中国光伏企业向东南亚、中东和北非市场转移,使美国可能错失新能源投资良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