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拟对半导体课关税 美媒:AI竞争恐功败垂成

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对台湾晶片征收关税,道琼斯证券所旗下的《巴隆周刊》星期六(2月15日)指出,这项措施不利美国AI竞争,恐导致美国企业与软银集团合资的Stargate计划资金受限,以征收50%关税来评估,计划成本恐增加1000亿美元。
《巴隆周刊》(Barron”s)报道指出,美国在与中国的人工智能(AI)竞赛中目前处于优势,但特朗普政府可能的关税措施将是重大威胁,让即将到手的胜利变成失败。
报道提到,特朗普于星期四(2月13日)宣布计划、指示将研究对等关税,虽然尚未提出具体细节,让投资人暂时松了口气,但晶片关税威胁依然存在。
晶片制造转移美国?现实困难重重
据报道说,表面来看,提高关税似乎可以激励国内晶片制造,但现实情况是,未来几年内,半导体生产并无法转移到美国。打造晶圆厂大约需要4年,成本高达100亿至200亿美元,且资金并非唯一的关键因素,半导体制造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样不可或缺。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能够实现,归功于台积电派遣台湾工程师赴美协助。
Stargate计划面临资金挑战
报道并指出,关税措施恐将削减用于美国AI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
特朗普上任后不久便与OpenAI、软银集团、甲骨文(Oracle)等企业共同宣布Stargate计划,预计未来4年投入5000亿美元(约马币22.34万亿令吉),在美国打造AI基础设施。
瑞士银行集团(UBS)估计,该计划的数据中心支出,40%将用于AI伺服器机柜,也就是2000亿美元;若对半导体产品加征50%的关税,将使成本增加1000亿美元。
另外,《巴隆周刊》也引述彭博新闻(Bloomberg)报道指出,应特朗普政府官员要求,台积电正考虑取得英特尔(Intel)晶圆厂控股权,谈判目前仍处于非常初期阶段。
研究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瑞斯冈(Stacy Rasgon)则指出,美国要推动本土制造,最理想的结果是让台积电在美国扩大产能,而非依赖晶片制造能力落后台湾的英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