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从标本提取RNA 有望复活灭绝87年袋狼
科学家近日从斯德哥尔摩(Stockholm)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只袋狼(thylacine,又称塔斯马尼亚虎Tasmanian tiger)标本中,成功提取核糖核酸(RNA)序列,有望复活这种已绝种87年的生物。这是史上首次从“灭绝物种”中提取RNA。
据《路透社》和《CNN》报导,科学家19日在科学期刊《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发表最新发现,指他们在1891年便保存在博物馆的袋狼标本中,从干燥皮肤和肌肉中成功提取RNA,有助分析动物基因的运作模式。
报导指出,曾有人在2019年从永冻土中保存14,300年的狼皮肤中获得RNA,但从已灭绝物种还是首次。
研究主要作者、瑞典古遗传学中心计算生物学家艾米利欧表示,“RNA让你有机会穿过细胞、组织,找到在袋狼死亡前及时保存下来的真实生物学资讯。”
他表示,了解RNA使科学家能更全面地了解动物的生物学情况,以城市比喻,每家餐厅都有一本巨大的参考食谱(DNA,去氧核糖核酸),RNA才能使各餐厅制作出不同的菜餚。而提取、定序和分析旧RNA,不只能重建灭绝物种,也能从旧病毒中破解过往流行病的原因。
科学家正发起一项“反灭绝”(de-extinction)行动,旨在复活袋狼、渡渡鸟(dodo)、长毛象(mammoth)等灭绝物种。
RNA呈单股螺旋状,由DNA经转录作用形成,负责遗传讯息的传递,但不储存遗传讯息(RNA病毒除外)。RNA比DNA更脆弱,分解速度也更快,可分为mRNA(讯息核醣核酸),携带制造蛋白质的讯息;tRNA(转运核醣核酸),转运胺基酸;rRNA(核醣体核醣核酸),形成核醣体等。
袋狼是近代体型最大的食肉有袋类动物,曾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热带雨林、澳洲草原等地,后因人类活动只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1936年,最后一隻人工饲养袋狼死亡,正式宣告此物种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