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总统选举重选 亲欧盟中间派获胜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罗马尼亚5月18日举行总统选举重选,中间派候选人、布加勒斯特市长尼库索·丹(Nicușor Dan)在激烈竞争中击败极右翼民族主义对手乔治·西蒙(George Simion),成功当选总统。这场选举被视为对罗马尼亚未来走向的关键抉择,该国不仅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还与乌克兰接壤,地缘政治意义重大。

根据接近完整的计票结果,丹以54%的得票率胜出,而西蒙获得约46%的选票。此次选举投票率高达65%,远超5月4日首轮选举的53%,显示出民众对此次选举的高度关注。

丹在胜选演讲中表示:“这是成千上万人的胜利……他们相信罗马尼亚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改变。”支持者们高呼“欧洲”和“俄罗斯,罗马尼亚不是你们的”,凸显出选民对亲欧路线和抵御外部干预的坚定立场。

俄罗斯干预 极右翼受挫

此次选举是罗马尼亚宪法法院因去年12月首轮选举中出现“俄罗斯干预”及极右翼利用社交媒体操纵舆论而宣布无效后举行的重选。极右翼领袖卡林·乔治斯库(Călin Georgescu)因被指控与俄方有关联而被禁止参选,引发其支持者持续数月的抗议活动。

西蒙作为极右翼政党AUR(罗马尼亚人联盟党)的领导人,曾批评欧盟政策,并主张减少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尽管他在出口民调后一度宣称自己“获胜”,但最终承认败选,称“尊重罗马尼亚人民的意愿”。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纷纷祝贺丹的胜选,强调罗马尼亚选择“民主、法治和欧盟”的重要性。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表达了对罗马尼亚继续作为“可靠伙伴”的期待。

面临组建政府挑战

此次选举前夕,罗马尼亚总理马塞尔·乔拉库(Marcel Ciolacu)突然辞职,亲欧盟联盟政府解散,进一步加剧了政治不确定性。新总统将面临组建新政府、遏制腐败及应对高通胀等经济挑战的重任。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选举结果不仅将影响罗马尼亚的内政外交,也可能对东欧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