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购陷阱 3大不良习惯让你更易被骗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网络购物已成为现代人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但若不留意安全问题,极有可能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甚至导致信用卡遭盗刷。美国居家安全专家警告,网购时应避免3大不良习惯,以降低信用卡信息外泄的风险。

据CNBC报道,美国居家安全公司Security.com调查发现,63%的美国信用卡持卡人曾遭遇盗刷或诈骗,其中超过一半的受害者多次经历类似情况。每年因信用卡盗刷造成的损失高达62亿美元(约275.60亿令吉)。

Security.com的高级研究编辑科利顿(Colleton)表示:“只要在网络上有任何活动痕迹,就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然而,她强调,只要采取一些简单的安全措施,就能有效保护信用卡信息。

3大网购恶习需避免

Security.org的研究发现,84%的持卡人容易犯下让信用卡信息处于风险中的行为。科利顿特别提醒,以下3种不良习惯应尽量避免,以确保个人财务安全。

  1. 密码安全意识不足

许多人习惯在多个网站上使用相同的密码,这给骇客带来了可乘之机。据Security.org统计,48%的美国人承认自己存在这种行为。

科利顿指出,用户应为每个网购账户设置独特且高安全性的密码,避免使用简单或重复的密码。她建议使用密码管理器,以便自动生成复杂密码,并妥善存储它们。

  1. 使用公共网络进行网购

调查显示,约40%的美国人承认,他们曾使用公共网络进行网购,并将信用卡信息存储在网站或浏览器中。

科利顿警告,公共网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黑客可通过不安全的网络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她建议消费者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网购或输入敏感信息,以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1. 忽视定期检查信用卡账单

定期查看信用卡对账单是防范盗刷的重要步骤。科利顿表示,她本人也曾因仔细核对账单而发现盗刷情况。

她提到,有些诈骗者会在距离用户较远的地点进行小额交易,以降低被察觉的可能性。因此,持卡人应养成定期检查账单的习惯,若发现可疑交易,应立即联系发卡银行,以便采取补救措施,如退款、锁定账户或更换新卡。

早预防 少损失

网络诈骗手法日益精细化,消费者应提高警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免成为信用卡盗刷的受害者。科利顿提醒:“越早发现问题,解决起来就越容易。”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消费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应加强安全防护意识,以确保自身财务安全不受侵害。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