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起诉虚假企业 打击地图诈骗团伙

谷歌(Google)近日宣布,在谷歌地图上发现并删除了超过一万个非法企业名单,其中包括大量虚假公司信息,这些欺诈行为涉及紧急服务领域,如锁匠和拖车公司。谷歌已对涉嫌操纵这些虚假信息的幕后诈骗团伙提起诉讼。
据美国电视联播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一名男子在谷歌地图上创建并出售虚假商业资料,这一行为最早由德州一家公司察觉,该公司发现有无证锁匠冒充其业务。谷歌随即展开调查,最终清除大量非法名单,其中不仅有完全伪造的企业,也有被黑客劫持的合法账户。
谷歌总法律顾问哈利玛·德莱纳·普拉多(Halimah DeLaine Prado)表示,公司一旦发现欺诈行为,会尽全力识别并打击类似骗局。她指出,许多诈骗集中在“胁迫垂直领域”,即消费者在紧急情况下迫切需要的服务,例如锁匠或拖车,而骗子也在不断升级手法。调查发现,这些诈骗团伙并非单独作案,而是与全球代理商合作,并利用社群媒体扩大影响力。诉讼文件显示,一名诈骗者在多个面子书(Facebook)群组中宣传,声称可以绕过谷歌监测,提供“五星级好评”服务。
普拉多介绍了诈骗者的惯用伎俩,首先是“诱骗与调包”,用户在谷歌地图上搜索本地服务时,联系到的并非真正的专业人士,而是虚假企业的诈骗者。其次是“电话劫持”,诈骗团伙会拦截并转接用户拨打的企业电话,使其误以为联系的是合法公司。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最终用户都会被引导至诈骗公司,这些公司通常在提供服务后收取远超原报价的费用,利用消费者的紧急状况牟取暴利。
针对这一问题,普拉多提醒消费者要保持警惕,避免落入骗局。在联系企业前,用户应先核实官方网站和电话号码,确保信息与官方渠道一致。如果企业要求提供过多个人信息,如社会安全号(SSN),或要求通过礼品卡、电汇支付费用,应立即提高警觉。遇到可疑情况,消费者应暂停交易并查证,不要贸然付款。
谷歌表示,已采取技术手段识别并打击欺诈行为,包括自动检测和人工审核。此外,诈骗团伙不仅创建虚假企业,还制造虚假评论,以误导消费者信任。诉讼文件指出,诈骗者向企业兜售虚假好评,掩盖差评,从而影响用户决策。
这并非谷歌首次打击虚假企业问题。2023年,谷歌屏蔽或删除约1200万份虚假商业资料,比前一年增加约100万份。谷歌表示,若此次诉讼胜诉,将把赔偿金全部捐赠给打击诈骗的公益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