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科学院签署谅解备忘录 共促科研成果商业化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马来西亚科学、工艺与革新部(科艺部)通过马来西亚科学院(ASM)与中国科学院(CAS)星期一(12月9日)签署谅解备忘录(MoU),进一步巩固两国在科学、技术与创新(STI)领域的合作。

科艺部部长郑立慷表示,期待两国在联合研究计划中深化合作。(图:主办方提供)

科艺部部长郑立慷在签署仪式上表示,期待两国在2025年第2批战略研究基金(SRF-RFP)联合研究计划中深化合作。

他指出,通过马来西亚科学基金会(MSE)提供配套资助,可推动研究与产业结合,促进需求驱动型和市场导向的研发。此次合作将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任务导向型联合研究。 

郑立慷提到,马中双方在STI领域已建立多个政府间合作协议,包括2013年的《科学、技术与创新合作协议》、2020年的《疫苗开发与可及性合作协议》及2024年的《科技人文交流计划谅解备忘录》。

他补充说,今年科艺部旗下的4个机构——大马微电子系统研究院(MIMOS)、马来西亚纳米公司、国家生物技术研究院(NIBM)和科技及革新加速器研究中心(MRANTI)已分别与中国公共及私营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聚焦4大领域应对挑战

此次备忘录旨在拓展联合研究领域,加速科研成果商业化,实现马中双方的长期互利共赢。 (图:主办方提供)

谅解备忘录由马来西亚科学院院长东姑莫哈末阿兹曼沙里法丁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院士共同签署。

协议涵盖神经技术、人工智能、农业和可再生能源4四大关键领域,旨在通过联合研究应对全球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 

东姑莫哈末阿兹曼沙里法丁表示,此次合作将深化联合研究计划,加强知识共享,推动国际合作以应对全球性课题。

何宏平则强调,科技合作是马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科技进步的关键动力。 

此次谅解备忘录是在1999年首次签署的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与更新的成果,体现了两国推动科学进步和应对关键挑战的共同承诺。 

联合研究项目开放申请

联合研究项目针对人工智能、航天技术、区块链、能源储能技术、人体疫苗及先进材料技术6大领域。(图:主办方提供)

此外,科艺部宣布开放马中科技联合研究项目的申请。本项目针对人工智能、航天技术、区块链、能源储能技术、人体疫苗及先进材料技术六大领域展开联合研究,并向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开放申请。 

根据科艺部与中国科技部的协议,马方提供1200万令吉资金支持,中方则提供1500万人民币研究款项。

每个项目可获得最高200万令吉(马方)及250万人民币(中方)的资助,用于研发及商业化。 

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20日,申请单位需同时向马中两国提交申请文件。马方申请需提交至科艺部,中国合作单位则需向中国科技部提交。

申请详情可通过链接https://sdb.mosti.gov.my/sdbcms/srf-rfp-malaysia-china/查阅。

疑问可通过电子邮件联系马中联合研发项目秘书处:[email protected]或致电 03-888 5824/8703/8318/8077/8316咨询。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