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舞者同台绽放 舞蹈艺术谱写友谊新篇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星期一(2月1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莎罗马(Saloma Kuala Lumpur)隆重举办“情牵南洋•中马民族舞蹈艺术研学营”结营仪式暨“舞动友好,共鉴文化——中马青少年文化交流”晚宴。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青少年舞蹈爱好者、马来西亚国家剧院舞蹈家及众多文化界嘉宾,共同呈现一场跨文化艺术盛宴,见证马中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

马中舞者同台共舞 文化碰撞绽放新光彩

在结营仪式上,来自中国的青少年舞者精彩演绎了朝鲜族舞蹈《小小长今》、维吾尔族舞蹈《铃鼓声声》,生动展现了中国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同时,研学营的学员及家长们呈现了马来西亚吉兰丹舞蹈《月亮风筝》,体现了研学期间对马来西亚传统文化的学习成果。此外,马来西亚国家剧院的舞蹈家与学员们联袂演出马来西亚著名民谣《相亲相爱》,展现马中文化的交融与友谊。

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泰康在致辞中表示,马中两国友谊深厚,2024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此次研学营为深化民间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契机。

他补充,文化的理解是构建和谐关系的基础,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交流活动,促进马中民间互动,并建议可以多到东马砂拉越和沙巴体验更多当地民族的传统舞蹈文化。

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名誉会长潘志涛先生则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民族舞蹈不仅是艺术表现形式,更是连接不同文化的重要桥梁。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彼此的舞蹈,也深化了中马两国的文化理解与友谊。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滋养着我们,也影响着世界,我们希望这样的文化交流能够持续发展。”

融入学习当地文化 舞蹈传承靠国际交流

本次研学营为期7天6夜,由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主办,马来西亚芒果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共同承办。

学员们不仅参与了专业舞蹈课堂、联合排练和舞台演出,还走进马来西亚高校,与当地艺术专家交流,参访马来民族村落,亲身体验马来西亚丰富的民族文化。

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会长于晓雪先生也分享,民族舞蹈的独特韵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而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国际交流不断活化。

“民族舞蹈的学习就像美食一样,它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味道,也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学习与体验文化的传承。”

在结营仪式的最后,主办方向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以表彰他们在研学期间的努力与成长。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马中青少年的文化理解,也助力马来西亚旅游推广,吸引更多中国青少年赴马交流学习。未来,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将持续推动马中文化艺术交流,让两国友谊薪火相传,续写新篇章。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公使郑学方先生、马来西亚国家文化宫局长Zubaidah Binti Mukhtar女士、马来西亚旅游局副局长李泰康先生、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名誉会长潘志涛先生、会长于晓雪先生、马来西亚观音基金会陈瑞莱女士、马来西亚芒果传媒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葛雅镁女士、马来西亚中国教育协会会长姜忠岐先生,以及资深著名音乐人周金亮先生等。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