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 中国多地突破40摄氏度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本周,中国北方和中部多地遭遇罕见高温天气,气温持续攀升,多地刷新历史同期纪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星期二(5月20日)报道,多个主要城市气温突破40摄氏度,部分地区甚至达到43摄氏度以上。

近年来,中国夏季频繁出现极端天气,从高温干旱到强降雨和洪涝灾害不时发生,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中国国家气象部门指出,截至星期一(5月19日)下午4时,全国已有99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达到或超过历史5月最高纪录。中央气象台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河南省会郑州星期一最高气温达41摄氏度,毗邻的林州市气温升至43.2摄氏度,河北省沙河市也达到42.9摄氏度。

骑车10分钟满身大汗

有市民在社交平台表示,仅穿着裙子和防晒衣骑车10分钟便满身大汗;也有人调侃称,希望“能把几度热气送去东北”,因为当地气温仍然偏低。气象部门预计,本轮高温天气将于星期五(5月23日)前后逐步减弱,部分地区气温将迅速下降,最大降幅可达15摄氏度,提醒公众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防病。

去年夏季,中国多地遭遇强降雨过程,造成严重内涝和人员伤亡,数千人被紧急转移安置。专家指出,极端天气的频发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是主要诱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同时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承诺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前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即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高温来袭  碳排却下降了

根据上周发布的一项分析,尽管用电需求持续快速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碳排放同比下降,标志着中国“减碳”进程迈出关键一步。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分析指出,得益于新增风电、光伏和核能装机容量,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1.6%;截至3月的过去12个月内下降幅度为1%。分析认为,这一变化可能表明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已临近峰值。

中国国家能源局上月通报,截至目前全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首次超过以煤电为主的火电装机总量。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远超电力消费总增长,为碳减排提供了坚实基础。

不过,尽管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2024年仍新开工建设94.5吉瓦煤电项目,占全球新建煤电规模的93%。据CREA与美国全球能源监测组织联合发布的报告,煤炭仍在当前能源结构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煤炭产量也在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39亿吨上升至2024年的48亿吨。

专家表示,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需要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低碳转型。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