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游客封山期 闯富士山险遇难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两名中国籍男子星期六(5月17日)在富士山登山期间疑似遭遇失温险情,静冈县警方出动山难救援队展开搜救,最终两人自行下山。据悉,两名男子误以为富士山“全年开放登山”,忽视了当前仍处于封山期的规定。

静冈县警方富士宫警察署透露,星期六上午11时45分接到第三方报警,称通过社交媒体发现有人可能在富士山“元祖七合目”附近遇险。经查,遇险者为两名中国籍男性(22岁和23岁,自称大学生),两人于清晨6时从富士宫路线出发,登山途中一人出现失温症状。尽管救援队派出7人前往搜救,但两人于下午4时许自行下山,未受伤送医。

两人向警方表示,他们“以为富士山一年四季均可攀登”,对封山规定毫不知情。富士山每年冬季至初夏(约9月至7月上旬)为封山期,登山步道积雪结冰,气候恶劣,极易发生滑坠、失温等事故。静冈县警方再次呼吁公众严格遵守封山规定,切勿冒险登山。

封山期事故频发 救援成本高昂

此次事件已是近期第2起中国游客违规登山案例。上月(4月),一名27岁中国籍男大学生因违规登顶富士山后出现高山症,两次求救(首次因遗失装备,第二次为找回手机),静冈县警方耗时7小时在零下10℃环境中将其抬下山。类似事件屡见不鲜:

  • 2023年封山期,富士山两地(山梨县与静冈县)共发生13起山难,造成4死1伤。
  • 今年3月,一名德国游客穿休闲服登山,最终由直升机救出。

救援行动不仅风险极高,费用亦令人咋舌。静冈县防灾直升机每小时耗资约40万至50万日元(约合11万~14万令吉)。山梨县富士吉田市长堀内茂与静冈县知事铃木康友均提议,未来应考虑向违规登山者收取救援费用,以遏制冒险行为。

专家呼吁加强宣传与法规

日本登山协会指出,部分外国游客对富士山的危险性认知不足,建议在机场、旅游网站等渠道加强多语言警示。静冈县警方计划联合旅行社,进一步向国际游客普及登山安全须知。

随着富士山旅游热度回升,如何在开放与安全间取得平衡,成为当地政府亟待解决的课题。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