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太空人踏上回家路 需重新学走路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美国太空人威尔莫尔(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在太空中滞留超过9个月,终于在美国时间星期二(18日)凌晨从国际太空站出发,返回地球,预计于星期二下午5时57分左右(大马时间19日凌晨5时57分)降落在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

由于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将对人体产生影响,2名在国际太空站(ISS)滞留超过9个月的NASA太空人威尔莫尔与威廉斯返家后,恐得经历漫长的复健之路。

《中时新闻网》综合外电报道,搭载NASA与俄罗斯太空人的SpaceX龙飞船成功脱离国际太空站,其中人员除了威尔莫尔、威廉斯,还包括美国太空人黑格(Nick Hague)以及俄罗斯太空人戈尔布诺夫(Aleksandr Gorbunov),一起踏上17小时的重返地球之旅。

威尔莫与威廉斯与另外两名太空人一起乘坐SpaceX龙飞船,踏上17小时的重返地球之旅。(图:路透社)

威廉斯曾与母校的学生说,她基本上已经无法执行一些基本动作例如走路,“我已经在这里待了够久,正试图回想走路的感觉。在这里我没走过路,没坐过,也没躺过”。

对此,美国太空总署(NASA)指出,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因此已制定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中关键之一是ISS太空人每日2小时的运动训练,包括跑步机训练、固定脚踏车运动和阻力训练,以维持身体健康与工作能力。

据报道,NASA为返回地球的太空人设计一套为期45天的复健计划,共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首阶段,刚返回地球时,专注于恢复步行能力、灵活性以及肌肉强化。

第二阶段,加入本体感觉训练,帮助太空人恢复身体与大脑的协调能力,并进行心血管耐力训练。

第三阶段,太空人需进行功能性训练,以恢复身体的最佳状态。大多数太空人能在45天内恢复到出任务前的身体状态,但某些人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全复原,甚至永远无法恢复原本的骨密度。

产生6大负面影响

报道指出,太空可能对人体的产生这6大负面影响,涉及骨骼与肌肉、心血管系统、神经与适应地球重力、视力问题、心理健康及辐射风险。

返回地球后,太空人可能出现站立困难、视线不稳、行走不适,需时间适应重力。另外,无重力环境导致骨密度流失与肌肉萎缩,太空人需透过严格运动维持健康。

太空环境导致情绪障碍、睡眠紊乱、认知衰退,影响返回地球后的适应能力。与此同时,国际太空站虽受部分地球磁场保护,但长期辐射暴露仍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心血管系统问题也需备受留意,心脏在微重力中可能形状改变并缩小10%,血液量减少影响循环功能。视力问题上也可能导致眼后部肿胀与视力受损。

两人去年6月乘坐波音“星际客机”抵达国际太空站,原定执行为期八天的测试任务,但飞船推进系统出现问题,导致两人在太空站滞留至今。

NASA去年8月决定,委托SpaceX用“龙飞船”接载他们返回地球。后NASA在12月表明,由于SpaceX需要更多时间完成处理新的“龙飞船”太空舱,原定于2025年2月第九组太空人返回地球的任务推迟到3月底。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