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欧美盟国制裁 中国周四将通过反制裁法

代表中国官方的新华社与中央电视自周一开始先后对外释放消息,透露中国人大常委会正准备通过一项法案,并将在周四表决通过,以应对其他国家对中国实施的制裁。
这项法案在周二(6月8日)开幕的常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期间获得批准,最终投票将于6月10日(周四)举行,也就是1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最后一天。
北京希望通过“反制裁”法,使其反制措施具有法律形式,以应对美国、欧盟及其盟国对其采取的惩罚性措施。
近来,华盛顿、欧盟、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对参与镇压新疆维吾尔人和其他穆斯林少数群体的中国官员和机构予以制裁。
香港《南华早报》分析,中国此举是为了采取反制裁措施,主要打击英国和欧盟的议会议员和政界人士。
这家英文媒体引述几位观察家分析指出,中国领导人的目标,是拥有自己版本的《马格尼茨基法案》和欧盟《全球人权制裁制度》,二者均允许美国政府和欧盟当局对侵犯人权的国家或个人实施域外制裁措施。
美国总统拜登于6月3日签署的行政命令,被解读为对北京发起的新一轮挑战。拜登的行政命令使禁止接受美国投资的中国公司数量达到59家,这些公司多涉及国防和监控技术。
观察家认为,中国人大常委会将以批准上述法案来回应。
该禁令将于8月2日生效,是对拜登和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其他禁令的补充。最引人注目的是,针对中国电信巨头华为采取的一项措施,华盛顿指责华为代表中国部队和情报机构从事间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