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中企派工程师携硬盘 赴大马获取美AI芯片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华尔街日报》(WSJ)报道,为规避美国对人工智能(AI)芯片的出口限制,一些中国企业选择由工程师携带硬盘飞往马来西亚,当地再取得美国英伟达(Nvidia)芯片,这种“曲线获取”方式令美国政府感到沮丧。

据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署统计,马来西亚在今年3月与4月从台湾进口价值34亿美元(约159.8亿令吉)的AI芯片及其他处理器,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

消息人士指出,中东或许将成为中国AI研发企业另一个获取芯片的地区。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中东期间,辉达宣布将与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等国达成芯片销售协议。

报道指出,今年1月,马来西亚一家家族企业主管黄亚当(Adam Ooi,译名)对一家专门收购AI服务器以出租用途的基金投资了500万美元(约2350万令吉)。

该基金在中国、新加坡和印尼找到客户后,购买数百台英伟达服务器,准备安装在马来西亚一座数据中心。

黄亚当表示,他受到基金管理者的说服,相信这项投资能带来丰厚回报,并希望在监管进一步收紧前加快行动。

据悉,今年3月初,4名中国工程师从北京飞抵马来西亚,每人行李中携带15个硬盘,硬盘内含80 TB的数据,包括试算表、图像与影像素材,准备用于训练AI模型。

这批工程师的雇主在马来西亚一处数据中心租用300台搭载英伟达芯片的服务器。

他们在当地输入数据、训练AI模型,之后再将成果带回中国。

消息人士透露,这项前往马来西亚的计划筹备了数月时间。

由于透过网络传输数据需耗费数月,因此工程师改为直接携带硬盘出境更为高效。

他们在出发前用8周时间优化资料内容,并调整AI训练策略,因为一旦数据离开中国,后续将难以进行大幅修改。

自2022年以来,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对中国出口高端芯片和相关技术。

尽管如此,中国企业已找到多种应对之道。有些研发商使用中国自产芯片替代美制产品,另一些则透过第三国转运AI硬件回中国。

然而,消息人士称,美国加强施压后,这些渠道在近几个月愈发受阻。

因此,部分中国企业转向另一套策略:将数据带出境,在东南亚或中东使用当地取得的AI芯片完成模型训练,这一做法等同于绕开美国管制红线。

美国前商务部助理部长、出口管制事务负责人肯德勒(Thea Kendler)表示:“这正是我们一直担心的情况。”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