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奴才?室友?身份定位决定互动地位!

披毛讲古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常常听到养猫人自称“猫奴”,强调猫咪是主子,自己是负责铲屎与喂食的奴婢……

呃呃呃……怎么乍听觉得这玩笑开得没问题,想一想却觉得有点不对呢! ?

毛小孩是孩子,如果你只是他的奴才,那谁是他的家长呢?要知道,身份定位在一个家庭是很重要的,家长就是“有话语权的人”,当发生纠纷时能够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如果是奴才,就不会有这种权力与能力。

我们需要去理解孩子们,包容他们的动物天性。例如猫咪2-5个月大时,就是学习跳跃,扑咬及自卫动作的时候,这时独生猫把人类手脚当练习对象是正常的。但同时我们需要想办法避免自己受伤,如领养另外一只同龄猫咪让他们互相配合练习,自己的手脚就相对安全。又或者买一个长度和猫咪差不多一样的布娃娃给小猫,让他自己扑咬及踢踢,也是另一个办法。

保姆对暴躁的Nekko自称阿姨,这家伙吃软不吃硬,好好商量或柔声要求,他通常会答应阿姨。

照顾人实在不用牺牲自己的手脚让小猫练习,然后在满身伤痕时甘之如饴。这不但助长小猫继续抓咬照顾人,也让他们觉得可任意对你做出任何伤害。

我们必须确定自己在这个家的定位,大家才会真正的知道自己处于那一个位子!

你可能也喜欢

我常常跟家里40只猫咪说,家里我才是“话事人”,任何规矩我说了算,这里没有大哥(指示几只大头公猫),因为我才是最大的人。

平时我是溺爱型的家长,但每次猫咪发生争执或闹事,我大喝一声,多数调皮捣蛋鬼还是会夹着尾巴回自己房间(笼子)的。

欺善怕恶的小白兔曾经想当老大,阿姨直接跟他说”这屋里阿姨最大,没有别的老大!”

或许有人会问,那要怎么定位自己与毛孩呢?要怎么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孩子,不是“大王”?

这就得说说你在毛孩面前如何自称,还有是否活出这个称呼的品质了!

发现很多人士和自家毛孩互动时,没有“自称”(如把拔,麻咪,哥哥姐姐等),而只说“我”。

没有自称其实也无所谓,因为当你说”来我这里!”时,毛孩也是会走到你身边的。

问题是,如果你毛孩有一些行为需要纠正,或涉及到家中地位的问题时,称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我对收编的猫咪自称“麻麻”(其实就是妈妈的谐音),而对等待收养家庭的猫咪,则自称“阿姨”。这两个称呼都是“长辈”,所以我的态度也是一个“很爱你们但容不得你们放肆的长辈”。

有些朋友因为不想自称父母,所以会对毛小孩自称“哥哥姐姐”,这也无可厚非。再有一些朋友则自我设定为“室友”的身份,对毛小孩自称自己名字。

室友的身份是平起平坐

我常会提醒这些朋友,真的要定位自己是室友吗?室友是平起平坐的身份,你管不了这么多喔!

打个比方,你对人类室友充其量是友爱,不可能限制他的行动或者饮食吧?最多只能建议啊!

可是家中长辈就可以比较“专制”地规定:“生病了必须得吃药,不能拒绝!“或”垃圾食物不准吃,全部给我吃这个。”

当然,我也认识不少照顾人虽然自称“把拔麻咪”,可是对着毛孩却根本是个弯腰哈背唯命是从的奴才……这时你自称什么都没有用的喔!

而当你真的活出你自己定位的品质后,你们互动时双方的地位就会比较清晰,毛孩也会清楚自己的位置了。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蔡凤洁

养猫20多年,当猫保姆(中途)7年,从事动物沟通师5年。目前照顾40只猫咪,其中28只在等待领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