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禁TikTok知易行難

翻看西東

  

“中國製造”的短視頻應用程式TikTok(抖音國際版)在美國有超過1.5億名用戶(佔美國總人口約45%),樹大招風,讓它成為又一個“目標”。理由?TikTok有為中國收集美國人的情報的嫌疑,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

早在2020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嘗試以行政命令要在美國封禁TikTok,但被法庭駁回。拜登在出任總統後不久,撤銷了特朗普發出的“禁令”,但在今年3月初改變立場,要TikTok的母公司即中國互聯網公司字節跳動出售相關的應用程序股權,否則會被封禁。

上周四(3月23日),TikTok首席執行員周受資出席美國眾議院能源與商務委員會聽證會,被“盤問”了近5個小時。

TikTok首席執行員周受資上周四(3月23日),出席美國眾議院能源與商務委員會聽證會。(圖:美聯社)

美國“離題”借題發揮?

如果你有注意有關新聞的話,就會知道盤問周受資的委員“離題”,有些媒體更是突出TikTok的幕後老闆是中國公司,可能被中國利用收集情報、推送親華內容、干涉美國選舉的信息等等,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

事實上,該委員會召開聽證會的目的是探討“美國國會要如何保護美國數據隱私和兒童免受網絡之害”,因此這些議員在聽證會的提問,包括把新加坡籍的周受資誤認為中國籍,是借題發揮。

我們不能說美國對TikTok的擔憂毫無根據。但是,如果TikTok真的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沒有舉證TikTok(也就是封禁的理由),做法很兒戲,給人譏笑為一場鬧劇是沒有理由的。

類似TikTok應用程式,都有收集用戶個人資料(而且是用戶自願提供)、定位、偵察等功能,關鍵問題是如何保護這些數據,免被濫用、盜用等等。這才是美國國會既有的數據隱私法要處理的問題。封禁 TikTok,對保護美國民眾的個人數據毫無助益。

早在2020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嘗試以行政命令要在美國封禁TikTok。(圖:美聯社)

違反人民的言論自由?

另外,智能手機為人類帶來許多便利,也製造了不少問題,但現在已經成為絕大多數美國人必需品,各式各樣的應用軟件不可或缺,更涉及包括言論(表達)自由的基本人權。禁TikTok引起的其中一個爭論是:違反人民的言論自由。

美國共和党參議員保羅(Rand Paul)周三(3月29日)以第一修正案(言論自由),以及社交平台受到差別對待為理由,否決了由另一名共和党參議員提出加速禁止TikTok議案。

他認為,對TikTok收集數據的每一項指控,也適用於美國的大型科技公司。他說:“如果你不喜歡TikTok或面子書或YouTube,那就別用。不過,不要以為你對憲法的詮釋,給你權利封禁這些社交平台。‘’

他的談話吐露了另一個信息:企業自由競爭,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利。TikTok憑藉自己的優勢(例如鏈接視頻的運算比其它平台佳,因此更貼近用戶),得到美國人的青睞而在美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製造了就業機會,為消費者提供了個選擇。向TikTok下手會有負面後果。

不要忘記,美國是個民主國家,不管是總統還是國會議員,需要先過選民這一關。

圖為美國民主黨議員與民眾於3月22日,聚集在美國國會大廈外,要求政府保留TikTok。(圖:美聯社)

TikTok用戶支持誰?

在美國,大多數TikTok用戶年齡不超過35歲,而年輕選民傾向民主黨。去年美國中期選舉,民主黨表現超出預期,年輕選民居功不小。禁TikTok原本是共和黨(主要支持者是較年長的選民,TikTok的風靡對該黨不利)的議程,現在民主黨也插一腳,無疑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們意願付出這個代價嗎?

此外,美國有535名參眾議員,只有大約30人擁有TikTok賬戶,其中只有極少數是活躍用戶。對年輕人而言,這是為老不尊(美國眾議員平均年齡58歲,參議員65歲),代表不了大多數人的意願。這些議員,特別是民主黨議員會為失去年輕人選票冒險嗎?

所以,美國眾議院能源與商務委員會聽證會,表面衝著國家安全來,實際上並非如此。

聲明:本文乃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Back to top button
加入會員以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