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商说资】旋风造访各国  苹果为何愈发重视东南亚?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一周内旋风造访东盟三大经济体,全球科技巨头苹果(Apple)为何愈发重视东南亚?

今年4月中,苹果执行长提姆库克(Tim Cook)展开为期5天的东南亚之旅,首站落脚越南,和总理范明正会面期间,库克承诺加强在越南的供应链;随后库克动身前往第二站 – 印尼,和总统佐科威会谈时,表示会考虑在印尼设厂。

“我认为印尼的投资机会是无穷无尽的!”两者会面之际,苹果宣布在巴厘岛设立印尼第四家应用程式开发学院。

最后一站则落在新加坡,库克抵达后旋即与候任总理黄偱财见面,商讨两者如何密切协作。事实上,库克到访前,苹果已宣布投资逾2亿5000万美元,扩大在宏茂桥的业务,加强人工智慧和其他关键技术的发展。

环顾现时苹果供应链,东南亚早已占据一席之地,例如越南已是iPad、MacBook、苹果手表的制造重镇之一;新加坡在软件、服务环节扮演要角;大马则涉足电子器件供应、芯片制造与封测等环节。

为何此刻苹果积极造访,且加强布局东南亚?库克心中究竟打着什么算盘?要了解这一盘棋局,离不开“销售市场”和“供应链安全”这两大关键词。

中国市场群狼环伺

先说销售市场。苹果产品的最大市场无疑是美国,占总销售约40%,接着是欧洲和中国,个别贡献大约25%及20%的销售。在美国和欧洲市场,苹果依然是龙头老大,以市占率突破50%及30%之姿领先群雄,营收也仍处于上涨势头。说地位不可动摇,确实不为过。

苹果宣布在巴厘岛设立印尼第四家应用程式开发学院。(图:互联网)

然而在中国市场,苹果却开始遭遇劲敌。据行业分析公司Counterpoint的研究,今年首6个星期,苹果在中国的销售按年萎缩24%,其市场率因而从19%下滑至16%;相比之下,苹果在中国的劲敌华为(Huawei),反而大涨64%,同时夺下17%市占率,超越苹果。

也正因为销售不甚理想,今年初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营收,按年减少8%;若目光拉长至近6个月,在中国收入则按年萎缩11%。这也直接拖累了近6个月的总营收。

据Counterpoint分析师张萌萌的观察,苹果在中国业务正群狼环伺。在高端市场,华为手机来势汹汹,愈发收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面向中端市场时,也得应付小米、Oppo、Vivo等品牌掀起的价格战,压力不小。

张萌萌也点出苹果新款手机的不足,“尽管iPhone 15系列是卓越的手机,但和上一个版本相比,没有明显的升级,因此消费者没有多大诱因来购买新机款。”

新产品性能裹足不前,遇上华为在去年底强势推出,性价比更胜一筹的Mate 60系列手机,苹果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实属难免。

当然,上述销售数据仅能反映短期现象,苹果依然有机会凭着,预计在今年9月推出的iPhone 16扳回一城。奈何,苹果在中国承受的压力,并非仅有商业竞争。

东南亚销售潜力不俗

另一项更大的隐患是中国政府的打压。早在去年9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直言,苹果手机存在安全隐患。尽管中国政府迄今没有禁售苹果手机,但随着美中贸易、科技战愈演愈烈,所有在中国销售的美国品牌,无不像走在钢索上,需小心翼翼应对。

据《华尔街日报》去年9月的报导,中国政府已开始暗中禁止公务人员使用苹果手机,转投中国品牌手机的怀抱。报导一出,苹果股价一度波动剧烈。

无论消息是否属实,以及中国政府是否已动念打压,眼见两大政经强权博弈趋于白热化,苹果岂能不另辟市场?

东南亚正缓缓步入苹果的眼帘。(图:Canva)

积极寻找替代市场的当儿,东南亚正缓缓步入苹果的眼帘。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说法,有别于逆风阵阵的中国,东南亚市场正开始蓬勃发展,今年手机销售额估计可按年增长7%,远高于其他经济体的3%。

事实上,今年1月东南亚首五大市场 – 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大马的智慧手机平均销售额,已按年飙升20%。其中菲律宾和印尼的增长率,个别达到77%和38%。

东南亚市场潜力如此惊人,苹果自然垂涎三尺。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林科宇表示:“尽管东南亚贡献的销量仍不到5%,但得益于消费水平节节攀升,且苹果在当地形象极好,若苹果努力布局,东南亚会是强劲的业绩增长引擎。”

生产条件渐渐褪色

视线转向供应链安全。一窥苹果背后庞大的生产网络,长年以来过半产品是在中国制造或组装。中国如此深得苹果倚重,归功于人力成本相对低廉、供应链完善、政府大力投资基建与提供税负优惠等。

但近十年爆发的一系列事件,正反映中国生产条件逐渐褪色,苹果不得不调整供应链。

首先是生产条件不若往昔诱人。2014年,中国派遣劳动法案正式生效,规定时薪制短期劳工,不可占企业员工总数10%以上。这对苹果而言,无疑是噩耗一桩,因该公司向来需要大量短期劳工,来弹性调整手机产能,应付需求偶尔骤涨的现象。

接着是新冠疫情扰乱生产活动。在2022年底,中国政府在清零政策下,对郑州落实封锁,而郑州恰好是苹果手机的生产重镇,新产品出货时间因而大受影响。

封锁措施骤然杀出,苹果唯有暂时降低iPhone 14系列手机的产量,同时发文告通知消费者,新机款的等待时间大幅延长。

那段时间,摩根大通分析员沙米克(Samik Chatterjee)亦表示:“若从苹果官方网站订购iPhone 14 Pro,需要大约30天才能取货,等待时间远远长过较低价iPhone型号的两天。”

拓展生产链对冲风险

另一方面,美中关系日趋紧张之际,任何“敌方阵营”企业,都有可能被要挟或制裁作为报复手段。因此,苹果自然得往海外拓展供应链,避免因鸡蛋集中于同一篮子,落得满盘皆输的下场。

紧锣密鼓打造新生产链的当儿,东南亚也顺势成为宠儿。IDC亚太客户装置研究副总裁马伯远,分析库克参访东南亚各国的动机时说:“相比起销售市场,库克显然更看重东南亚的制造潜力。”

和各大区域相比,东南亚确实手握不少优势。人力资源方面,东南亚拥有逾6亿人口,且平均年龄仅有28岁,因此可提供充沛的劳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小雪,也点名印尼,为生产潜力巨大的经济体,“印尼人口居全球前五名,且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处于工作年龄,这样的人口红利预计将持续到21世纪30年代。”

“尽管如此,印尼还没完全发挥应有的潜力,那些急于多元化供应链的跨国大企,多数将目光投向越南和印度。”

此外,如前所述部分东南亚经济体如新加坡、大马、越南已涉足苹果生产网络多年,在研发、制造等环节累积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有能力在这波产能转移潮中分食大饼。

尤其是越南,得益于国土与中国接壤,两国运输与供应链得以无缝衔接。这也解释了,为何众“果链”成员如鸿海、歌尔股份、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前仆后继在越南设厂。

中国供应商不降反增

环顾现时苹果供应链,东南亚早已占据一席之地,例如越南已是iPad、MacBook、苹果手表的制造重镇之一;新加坡在软件、服务环节扮演要角;大马则涉足电子器件供应、芯片制造与封测等环节。(图:美联社)

随着苹果马不停蹄往外拓展市场和供应链,“去中化”、“脱中”等词汇也频频跃然各财经媒体,让人思考:究竟苹果能否彻底摆脱中国?

答案,是暂不可能。

据《日经亚洲》对苹果2023年供应商网络的调查,中国供应商数量不降反升8%。同时,中国境内的制造或研发设施,也按年增加了接近4%,达到286个。这组数字,已反映出苹果仍离不开中国。

更何况,越南境内的果链成员中,亦有将近40%是中企,例如负责组装AirPods的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组装iPad的比亚迪。

库克今年3月到访中国时,也宣布拓展在该国的研发中心,且不忘提及中国的重要性,“对我们而言,世界上没有比中国的重要的供应链了!”

苹果每一言一行都显示了,他们其实在做两手准备,既要接近东南亚,也要加紧和中国的合作。双边下注,将利益最大化。

中国是重要器件枢纽

在台湾工研院东南亚办公室主任马利艳看来,苹果继续和中国供应商合作,原因有两个。第一,中企能以诱人价格提供优质商品与服务;第二,苹果仍重视中国市场,而若要继续在此深耕,就必须与中国供应商“分享一些好处”。

呼应马利艳的说法,IDC资深研究经理徐美雯指出:“中国的笔记本电脑、智慧手机供应链依然是最完整的,且是重要零组件的供应枢纽。尽管供应链多元化是不断成长的趋势,但过程颇为复杂,需要时间来完成。”

苹果愈发靠近东南亚,既有地缘政治考量,也夹杂着中国生产、销售逐渐承压带来的紧迫感。但若要彻底摆脱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萧维旸

财经新闻工作者,关心国际贸易与金融、产业变化等。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