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月工厂活动3个月首收缩 经济复苏面临挑战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中国国家统计局(NBS)星期五(5月31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中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下降至49.5,这是近三个月来首次出现收缩。制造业被视为经济复苏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因此该数据收缩给中国政府带来新的挑战。

法新社报导,中国4月的PMI为50.4,而5月的49.5不仅低于上月,也低于彭博调查预测的50.5。PMI低于50表示制造业活动收缩,高于50则表示扩张。上次PMI低于50是在今年2月。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制造业活动受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

中国制造业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初步复苏的重要支柱,但由于房地产部门债务危机严重,消费者支出依然谨慎。尽管政府已推出一系列措施支持开发商和房地产行业,但分析师认为,还需要更多努力来刺激消费者支出。

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译音)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不能仅依靠出口来推动经济。财政政策需要更加积极,才能促进国内需求。房地产政策的改变是正确的一步,但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是渐进的。”

与此同时,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警告,中美及中欧之间的新贸易摩擦将进一步给政策制定者带来挑战:“制造业驱动的复苏依然脆弱。未来几个月,日益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是主要阻力。”

在这一最新数据公布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周上调了对中国2024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从4.6%提高到5%。IMF表示,北京最近提出的房地产市场支持措施是其决定的原因之一,但警告称,目前的工业政策存在“资源配置不当”的风险,可能损害贸易。

此外,中国的非制造业PMI(包括服务业)在5月为51.1,较4月的51.2略有下降,低于预期。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复苏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制造业和消费者需求方面。决策者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加强措施,以确保经济稳步复苏。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