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小国以色列为何军力出类拔萃?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今年4月14日凌晨,伊朗向其中东主要地缘政治对手 – 以色列发起大规模攻击,逾300个无人机或飞弹呼啸一声驶向以色列,声势之浩荡堪称史无前例。然而,高达99%的武器还没落地,就被以色列防御系统拦截,最终仅有一名孩童受伤,没造成太大伤亡。

军力占尽优势

经此一役,国际和媒体圈的聚光灯,纷纷照向以色列军事实力。先说防御能力,自2011年起搭建的“铁穹”(Iron Dome)防御系统,迄今已拦截下逾90%射向以色列的飞弹,英国媒体BBC形容其技术“在中东无可匹敌”和“难以复制”。

至于攻击能力,目前以色列拥有逾60万现役或后备军人、坦克车超过两千架、612架战斗机。而让各国绷紧神经的核弹头,以色列也手握约90枚,数量位居全球前十。

据权威军事网站“全球火力”(GFP)今年一月公布的2024年军力排名,伊朗和以色列分别位居第14及17名。尽管排名相对逊色,但若对比两国赖以制胜的空军力量,以色列却占尽优势,战斗机数量比伊朗超出11%。

此外,在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中东课题专家法比安欣兹(Fabian Hinz)看来,伊朗空军“无法跟上以色列的步伐”。

一个中东小国,为何会手握如此高水平的军事能力?背后原因,离不开国外援助以及国内政策。

首先是国外援助,以色列军事实力节节攀升,美国无疑是最大幕后功臣。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便对这一位中东盟友开启经济和军事援助。

美国不断提供援助

据美国政府公布的资料,以色列是美国对外援助的最大的受援国,自1946至2023年,一共接获2630亿美元的外援,比第二名埃及的1519亿美元,高出74%。

上述援助中,有1640亿美元属于国防援助,换句话说,接近一半的资金都流入了军事领域。此外,据美国国会研究处(CRS)的资料,1950至2020年间,以色列进口的武器中有80%源自美国,其中包括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等先进军备。

撇开军备和资金往来不谈,自1983年起,美以两国也共同组建联合政治军事小组(JPMG),随后每年定期展开讨论和制定政策,应对共同威胁。

以色列在2023年10月,与以哈马斯(Hamas)为首的巴勒斯坦武装团体爆发冲突之际,美国总统拜登也旋即对外承诺,会确保以色列“拥有足以照顾人民、自我防卫、应对此次袭击所需的一切”。

连年战火弥漫,以色列早已被各国视为“麻烦制造者”,为何美国愿意独排众议持续援助以色列?一道又一道的援助,皆夹杂着地缘政治的考量。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摇变全球两大强权,且为冷战拉开帷幕。与此同时,两大阵营也因石油储备丰富、海运利益等因素积极在中东扩大影响力,而身处这区域的以色列,便成为美国拉拢对象。

在50至60年代初,美以互动谈不上密切,惟到了1967年,两国关系遇上转捩点。在该年爆发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几乎在没有外援、伤亡轻微的情况下战胜由苏联支持的阿拉伯国家联盟,且一举夺下加萨走廊、约旦河西岸等大片土地。

援助符合美国利益

事实上,六日战争开打之际,美国一直担心战火会愈烧愈旺,随后演变成更大规模、难以收拾的战争。熟料,以色列区区数日就结束了战争,美国因而意识到以色列的重要性,随后透过大量援助增强后者国力,平衡中东局势。

以色列能获得美国青睐,意识形态也扮演着关键角色。在中东,以色列是少数奉行自由民主的国家,和美国意识形态遥相呼应。因此,积极支持以色列,自然有助于彰显以及扩大美国价值观。

前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也曾表示:“以色列是自由民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安全对于美国利益至关重要!”

尽管冷战随着苏联解体而在1991年画上句点,但中东混乱并没有因此告一段落。由于常年掀起国际冲突和手握核武,区域强权伊朗依然是美国心头的一根刺。故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依然需要援助以色列。

毕竟,若以色列军力裹足不前,美国无从遏止伊朗和其核武计划,遑论维护中东稳定。

视线转向国内政策,从政府预算即可看出,以色列高度重视自身军事实力。

军事开销逐年攀高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资料显示,自1960年代,以色列对于军力的投入逐年攀升,到了2019年,其军事和国防预算突破200亿美元大关。在2023年,预算达到236亿美元,比2000年的83亿美元高出1.84倍之余,超出伊朗、埃及、黎巴嫩、约旦军事开销的总和。

此外,在2018至2022年间,以色列的人均军事支出为2535美元,在全球位居第二,仅次于3379美元的卡塔尔。

除了常年豪掷重金,以色列军团强劲,也归功于严苛的军事管理。该国向来奉行征兵制,国内的犹太人、德鲁兹人(Druze)、切尔克斯人(Circassians)一旦年龄到了18岁,皆需要服兵役,除非面临身心理缺陷。其中,男性需要服役两年8个月,女性则服役两年。

而在服役期间,训练或管理单位,也会不断以亲友和国土安全为由,提醒众士兵在战争中只许胜不许败,千万不可输掉任何任何一场战役。

充足的兵力来源固然重要,但少了知识,再多的兵力也只是战斗力薄弱的乌合之众。显然,以色列也顾及了这一点。

多年对教育高额投资之下,以色列早已晋身教育强国之列,超过97%的成年人都曾接受高等教育。在2017年,以色列25至64岁的受教育公民比例,高于美国与韩国,位居全球前三。

不安全感主导政策

纵观以色列资金投入、征兵制到教育政策,其一举一动似乎都围绕着军事实力的增强,仿佛这是该国运行的主旋律。以色列如此关心军力的盛衰,原因何在?

这一切,源于盘桓以色列头上多年的危机意识。在建国初期,以色列的军备悉数来自国外,而在前述六日战争中,其时最重要的武器来源国 – 法国决定切断武器和技术供应,让以色列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此役结束后,以色列意识到,唯有打造强稳的军事工业,才能免于衰亡。

此外,中东地缘冲突频仍,也注定了以色列无法松懈下来。除了上文提及的伊朗,以色列也因为过往恩怨、领土纠纷、民族与宗教等课题,长期和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家联盟兵戎相见。群敌环伺,加上人口不占优势,不难理解为何以色列时刻不忘增强军力。

以色列政治与社会心理学者丹尼尔巴塔(Daniel Bar Tal)曾形容,对于灭亡的预言、犹太人“种族灭绝”的恐惧,塑造了以色列的世界观,且更倾向于用暴力解决问题,“在以色列社会,恐惧总是盖过希望,而恐惧源自过往的迫害,与《圣经》对这段历史的叙述。”

丹尼尔巴塔也认为,以色列媒体需负上一定责任,“媒体反复提及反犹太主义,和各国如何与以色列为敌,助长了集体恐惧的蔓延。”

以色列军力强盛的背后,既有美国持续不断的支援,也归因于国内政策的积极推动。两道助力存在,离不开地缘政治考量,美国希望借以色列之手,平衡中东局势和维护自身利益;以色列则盼望透过自强不息,扳倒区域竞争对手。

这解释了,为何这一中东小国得以在多年军事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新闻:

萧维旸

财经新闻工作者,关心国际贸易与金融、产业变化等。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